房地产评估案例 2.4商场评估案例案例G 公司是一家大型商贸公司,因融通资金需要,委托 C 评估事务所对其所属的×商场进行评估。 一、评估对象简介×商场座落于 W 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是 W 市经商的黄金地带建筑物共 24 层,其中地下 1 层,地上 23 层(裙楼 5 层,主体塔楼 18层)。大厦的裙楼自 1994 年开始运营,以招商出租营业场所为主要方式。第一层为日用百货区,二、三层是服装、鞋帽、床上用品区,四层为家具区,五层为舞厅、台球等娱乐区,地下室按人防工程设计施工,现为停车场和其他出租经营。主体塔楼为写字间设计,外部的面砖贴面、铝合金窗、玻璃幕墙已经安装完工,电梯已完成采购,但内部装修尚未开始。大厦自营业以来,一直是 W 市经营较好的商家之一。二、评估过程简介C 评估事务所的评估人员,根据必要的程序,在对委托评估的资产实施了必要的现场勘查、市场调查与询证的基础上对委评资产做出了评估,主要做法如下:(一)评估思路与方法的选取评估对象为经营性房地产,但其主体塔楼内装修尚未完工,因此对裙楼运用收益法评估,对塔楼运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注:塔楼部分按形象进度,考虑成本构成要素,采纳成本法计算,此处不再详列,仅介绍裙楼的评估过程)。(二)纯收益的求取1.总收益估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W 市经济进展状况与前几年相比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各年租金按前 3 年实际发生额的平均数计算调整。具体情况是: (1)一至四层为商业经营区,实际的租金收入由于各楼层经营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别。一层经营日用百货等赢利水平低的商品,租金相对较低;二、三层经营鞋帽、服装等赢利水平高的商品,租金收入较高;四层经营家具,租金收入偏低。根据最佳效用原则和贡献原理,一至四层的租金收入应从一层至四层递减。因此,将各层的实际收入水平调整为客观收入,即:每月平均租金收入一层为 67 元/平方米;二层为 60 元/平方米;三层为 46 元/平方米;四层为38 元/平方米。调整后的整体租金收入与调整前不发生变化。(2)四层现有部分面积用于办公,考虑也可出租营业,故四层的租金收入按四层总面积计算。(3)五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估计仍按现在用途使用。但是,按目前的收入水平测算,费用大于收入,所以五层用成本法评估。(4)共享大厅暂作出租营业使用。为客观反映其收益水平,比照裙楼将其收入调整为 67 元/平方米,商场豪华装修部分价值,按成本法另行计算。(5)地下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