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陪伴和接纳是孩子做好礼物教育随笔:陪伴和接纳是孩子做好礼物来源 xx 课件 教育随笔:陪伴和接纳是孩子做好的礼物中心一天的活动结束,回家的路上,听着丁丁谈论着自己和涵涵的小故事。涵涵和妈妈在出去玩时说:妈妈,我不给你买大黄蜂了,我要给丁蕾老师买。分享这个故事时,不自觉的笑容就爬满了丁丁老师的脸颊,那份笑里的满足和幸福感到达顶点。很多时候我都很艳羡丁丁对职业的幸福感,每次在总结时,丁丁说:看着这群孩子,总结着他们的进步,感觉真好! 而这种幸福感确实是自己很难得到的,原因自己或多或少也清楚。直到那晚和孔老师沟通,才慢慢清理好自己的思路。是的,工作里我会很辛苦地准备一些东西,关注孩子们的成长,9 月份准备孩子上课的一些内容可以从早上 6 点忙到晚上 11 点,而这些更多的是源于一份责任。但扪心自问:自己终究是没有从心底接纳,对于他们的一些问题始终不解?因为他们和我童年的生活模式差异太大。 自己童年的成长是布满创伤的历程,每当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不自觉的泪水就会泛滥,直到今日我都不能清楚地理解那泪水代表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委屈?无奈?或者是自己不敢想象的潜意识的仇恨。在自己童年的生活里,对于自己作为“人〞的尊重就爷爷奶奶来说,是比拟难做到的。记不得多少次自己画的画、借的书被撕掉烧火、带回家的小宠物直接埋掉;每次吃饭时带着政治任务和老奶奶一起抢一小碗的菜,盘子里的不允许动;每次交学费时,都会百般为难;哄姑姑家的小弟弟时,尽管小心翼翼,还是摔倒,又免不了一顿指责…… 曾经孔老师问我:你恨你的父母吗?自己从心里并没有怨过他们,因为父亲和母亲都过得比拟辛苦,即使离开时妈妈也和不懂事的自己商量。在小妹诉说自己挨训、艳羡我不在爸妈身边时,父亲会认同我的感受:其实你姐姐过得很苦!自己在 12 岁再次回到家里时,爸妈对自己的保护让当时的自己有一种置身天堂的幸福感。 自己成长经历告诉自己:对于教育,不需要懂得太多,孩子在什么成长阶段会有什么样的具体表现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陪伴在孩子身边,从心底接纳孩子,陪伴他欢乐成长将会是他们一生最宝贵的礼物。这份礼物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但对于孩子来说必定是一场更为艰辛的奋斗,通常要经过一生的鏖战,而且常常以失败告终。 勇敢地回忆自己的童年是自己不再躲避走出的第一步,也感谢童年时期的自己,那个坚强的小月!来源 xx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