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制造需要新思维数字化制造需要新思维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及其平台是制造业的关键共性技术,也可称之为竞争前技术,不可能单靠一家企业来完成。 从北京到上海、广州的航班中有一款机型是波音 777,这个机型是全世界数字化制造的典范。这款飞机全部由计算机进行数字化设计,广泛采纳模拟仿真技术,没有图纸和画版。 波音公司最新推出的梦幻型飞机 787 更是前进了一大步。不仅是全寿命周期设计数字化,而且研发(R&D)全过程数字化,制造全过程数字化。就是说,波音公司已经把数字化的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了这两款飞机的研发周期,明显地降低了研发费用。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数字化制造的含义,应该是广义的。制造含义本身包含设计在内,就是广义的“Manufacturing”,包含设计(Design)、成形制造(Materials processing)及加工制造(Machining)全过程。为强调设计的重要性,中国工程院的多项咨询报告,就特别提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是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关键共性技术。 近年来,我们又面临着工业发达国家提出“重振制造业”的新挑战,中国海外市场与国际竞争力均遇到更强的竞争。 美国政府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一半,降低研发费用一半(Half the time, half the cost)。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把数字化制造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 现在,国内大力提倡用信息化来推动工业化。工业化要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但在认识方面却还有待深化。不少企业把信息化理解为管理、营销、招标等的信息化。应该指出,设计与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是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核心内容,难度也最大。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的差距。早在1979 年,我第一次去参观全球工程机械老大美国卡特彼勒公司铸造厂。铸造厂就有一个很大的计算机房,他们那时已经广泛地使用计算机来辅助完成管理、调度、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十几年后,我再次去卡特彼勒时,他们已经用计算机真三维技术来模拟完成铸造工艺过程,而且是在真三维虚似环境下实施。他们让我戴上 3D 眼镜,可以虚拟地站在铸型直浇口下面,观看铁水自上奔腾而下的浇铸、凝固全过程。 近年来,国内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面也取得了突出进展,特别是在航空及航天工业。最近,汽车工业已经意识到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重要性,正在加大投入、加强研发。例如,中国第一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