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政策的报销制度差异对于农民的影响新农合政策的报销制度差异对于农民的影响 ——基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案例讨论 第一章 绪论 一 .绪论 1.1 讨论背景及问题提出 本论文将实证分析与理论讨论相结合,定性讨论与定量讨论相结合,基于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案例讨论为例,对云南的新农合报销制度和报销行为进行分析,有以下发现:(1)只有参加了新农合的农民生了病,才能得到报销;对新农合报销制度认知度越高的农民越能得到最大额度的报销款;参合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越高,报销也越多;丰富的社会资本可以在参合农民报销中起到积极的作用。(2)在不同病种报销规定中,除了职业病报销的比例比较低外,其他病种报销比例大致在 50%左右;对于那些常年被慢性病困扰的农民来说,新农合确实能解决部分问题。但新农合基金费用有限、以及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新农合报销不能彻底解决生病农民的真正困难。(3)从就医地点来看,住院的病人是根据各级医疗机构的不同起付线和报销比例进行报销的,农民就医地点的选择与报销的多少密切相关;医疗机 构的正规与否也和报销有一定的关联,越正规的医院越容易得到报销,而越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农民得到报销的可能性则很低。 针对上述发现,我提出了如下建议:(l)政府应该对新农合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报销制度的宣传。让农民搞清楚如何报销,到哪里报销,以及能报销多少等具体内容。(2)政府要使农民从报销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扩大新农合报销范围和比例,让农民受益更广。(3)当前报销制度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4)建立门诊统筹机制,加大对各个医疗机构的报销制度的监管力度,杜绝不合理报销现象的产生。 鉴于农民医疗保健的严峻现状,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考虑,2025 年 10 月 29 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2025 年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见》,基本目标是 2025 年开始试点,2025 年基本推广,到 2025 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新农合政策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的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新农合制度的内部管理机制还存在着筹资机制不科学,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水平差,政府部门对新农合的监管方式方法和报销比例不健全等问题且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对建立完善、可行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