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乌克兰的金融逻辑普京在乌克兰的金融逻辑 虽然俄罗斯军队兵不血刃地将克里米亚收入囊下,创下了不战而胜的好成绩,但是在金融战场,俄罗斯支付的成本可能不亚于一场真正的战争。 乌克兰危机并没有随着克里米亚入俄而结束,相反愈演愈烈,已经烧到东乌克兰地区,乌克兰特种部队与占领哈尔科夫、顿涅茨克等城市的武装分子交火,打破了几个月来的沉静。两个月前仓皇出逃的“前”总统亚努科维奇认为乌克兰的一只脚已经迈入了内战的泥潭,而临时政府总统图尔奇诺夫则要求联合国出兵维和。 东乌克兰的一些民众认为克里米亚的一幕会继续上演,而普京也不会对乌克兰的局势袖手旁观。对普京而言,东乌克兰的局势未尝不是烫手山芋,在地缘政治上普京有机会将乌克兰一分为二,将第聂伯河左岸的领土都纳入到俄罗斯统治之下,这也符合俄罗斯自立国以来的领土逻辑;问题的关键是这不是攻城略地的时代,而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普京也承认这是个相互依赖的时代,对抗只能两败俱伤,而欧美国家正在打造针对俄罗斯的制裁网络,虽然力度不能与对伊朗、朝鲜媲美,但是已经让俄罗斯经济进入了“黑暗”隧道。 地缘上的扩张为普京带来了超高的人气,就像 2025 年出兵格鲁吉亚一样,85%的俄罗斯受访者“喜爱”普京。有人说民族主义是一剂兴奋剂,能让一个民族处于兴奋之中,但是太多的兴奋会让经济的心脏难以承受,心力衰竭也是不可避开的。假如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理所当然”要取回的领土,那么东乌克兰这个山芋让普京面临着过度扩张的双重制约,一是乌克兰本身的抵制,二是来自欧美国家经济制裁的压力。普京面临的难题也是地缘逻辑与金融逻辑难以相容带来的悖论与挑战。 普京也要算经济帐 4 月 14 日,普京主动与奥巴马通电话讨论乌克兰局势问题,虽然双方并没有辩出是非,但普京也改变了此前的沉默,软化了强硬的立场。 具有帝国心态的普京更看重地缘利益,就像他几年前说的,苏联解体是 20 世纪的地缘政治灾难。就全球市场的发育而言,苏联解体意味着两个平行市场的终结,也让市场逻辑抵达苏联东欧地区,在传统的地缘政治逻辑之外有了另外一套运转的逻辑,也就是经济与金融的逻辑。 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俄罗斯,准备在 WTO 框架之下反击西方的经济制裁,经济制裁的前提是经济相互依赖,假如像以前那样两个市场并行进展,经济制裁的效力是难以改变一个国家的行为的,因此,那个时代主要是军事上的对峙。从俄罗斯的行为方式转变可以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