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做官要公而忘私 身为高官,就应怀着匡计天下、忠心为国的理想,投身到他所认定的事业中去。 ——曾国藩三论2.以诚、恕知天下 不欲人以虚伪待我,我便应不以虚伪待人;不欲人以权术待我,我便不以权术待人,如此等等,都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曾国藩三论 3.做事必须躬亲实践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才能有改变的希望。曾国藩主张做事必须躬亲实践。躬身入局,首先要自己做得正。曾国藩说:风正与否,则丝毫皆推本于一己之身与心,一举一动,一语一默,人皆化之,以成风气。故为人上者,专注修养,以下之效之者速而且广也。诸葛亮说:“屋漏在下,止之在上。”所以说,下边的流弊应该在上边杜绝,作为一个朗读者就不能不端正自己的行为,要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或者是好的,或者是坏的,能不谨慎吗?——曾国藩三论 4.借他人智慧为己用 大厦非一木所能支撑,大业凭众人的智慧而完成。假如能使众多的贤士都汇合而来,肝胆相照,那么,即使坚固的的金石也能穿透,又有什么艰难不能克服呢?——曾国藩三论5.忧患必能长久 人无论多贫,多富有,都只能居位一间房子,睡一张床。曾国藩通过几十年的宦海生涯,总结出无论是居和平之世,还是居离乱之世,奢侈都必定失败。他举和珅的例子说,和珅当年受高宗宠信,二十几年任军机大臣,积累的财宝几乎和国家差不多,这是极盛之时的事,但最后,还不是一条白帛就收了性命。——曾国藩三论 6.做事恒久是一大美德 凡作一件事,无论大小难易,皆宜有始有终。作字时,先求圆匀,次求敏捷。若一日能作楷书一方,少或七八千,愈多愈熟,则手腕毫不费劲。——曾国藩三论7.事事从小处做起 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百次之楼基于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曾国藩三论 8 成就大事,须宏阔、细微兼有 成大事者,目光远大与考虑细密二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善于体察人情世故,他认为人常有两种积习:或者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种人大事做不成,小事不愿做。他形象地称这种人其实是暓者,即看不到方向的人。还有一种人整日陷于琐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远见卓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成大事者,目光远大与考虑细密二者缺一不可”的处世韬略。没有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但必须按目标一步一步走下去,方有成功的可能。——曾国藩三论 9.辱中求荣,挫中思奋 保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