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范文]【年味征文】最浓年味是乡愁不知从何时起,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人们不再那么向往、渴盼。虽喜乐融融,却再也找不回儿时的那份心情。指尖流逝的是光阴,留在心里的是岁月,记忆里最深刻的是乡愁。 家乡的年味,从腊月里就开始了。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准备了,跟年集、办年货都从那个时候开始。年集上,前来赶年集的乡亲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一下让县城的街道里挤满了人。街道里,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久违的寒暄声、嘻嘻哈哈声此起彼伏、热喧闹闹。平常难得一见的各种各样的过年物品摆满了整个街道。 待到腊月二十三祭灶,母亲烙着 灶干粮 (母亲说这饼是给灶王爷烙的,让他上天时吃,祈福人间吉祥平安),自己和妹妹围着母亲打转,从开始和面看到 灶饼 出锅,那份夹杂着馋的期待,无论多晚都一直守望,年幼的心在年的脚步临近的时刻得到无际的满足。 到了二十五,二十六就开始 扫舍 (打扫屋子)了。儿时的屋子只有几间厦房,就这也需要整整两天忙活。先是准备一把长杆在一端上绑上笤帚,搬来梯子把房子高处及每个角角落落的蜘蛛网和灰尘清扫洁净,然后屋外能够得着的地方用白土刷的光亮,屋内用报纸糊得崭新。扫屋子的时候,我和妹妹负责去村外土崖下捡拾、挖抬白土。费了半天功夫才挖了些质量不高的不够白的土,但也基本够我们刷墙了。母亲卷起袖子,拿着刷子在白土泥水里一蘸一刷。我和妹妹在一旁帮忙,脸上抹了泥,相互大笑。那种欢乐和深深的成就感能让人激情高涨,久久回味。 有趣的事情还有就是糊墙了,那时住的是土木结构的厦房。住人的房间墙壁需要糊上一层用报纸或年画。大人都会把墙壁洗刷一新,把已经熏黄了的纸都扯下来,再重新用浆糊糊上洁净的报纸。讲究的人家,横的竖的很是注意,有很好看的宣传画就会贴在家里显眼的位置,到新华书店去买一两副印刷画来,或者请来一幅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画像挂在堂屋的正中间。墙糊完了,画像也挂上了,主人就会舒心了,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过年了。 我们小孩子盼过年,最大的满足感就是吃。因为平常根本就没有什么吃的,只有过年可以肆无忌惮的敞开肚皮吃,所以年年盼。经久流年,我们走过四季轮回,远离家乡,混迹于纷乱尘世,家乡杀年猪、臊子面的场景也变成了永久的回忆。 看杀年猪对我们来说是最刺激的欢快。约好了杀猪的人,要天不亮就起床,把平常不怎么用的大锅架起,要烧整整两大锅水,大人们忙着挑水,打下手,我们小孩子兴奋地在旁边围观。首先就喜爱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