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思考构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思考 摘要: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一种平衡改革红利和把握改革风险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对探究新的贸易管理制度,促进贸易和投资全球化,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新经验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拟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对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历史必定性和现实合理性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策略。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上海;制度创新 经济全球化浪潮进程中,外向型经济进展战略对于一国(地区)融入世界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各国促进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方式。自由贸易区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受阻背景下区域间各国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而实行的折中选择。当前,根据功能和形式,全球主要自由贸易区可以分为如下两类:一是不同国家(地区)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连接成自由贸易区(FTA),目的是减少联盟中的贸易壁垒,相互放开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通,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二是自由贸易园区(FTZ)设立在某一个国家境内,自由贸易区内部不设立常规的关税制度,对不流入国内市场的进口商品免除关税,如德国的汉堡港自由港区、阿联酋的迪拜港自由港区等。2025 年 9 月 29 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我国境内第一个自贸区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上海自贸区建设是我国政府顺应全球经贸进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探究新的贸易管理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贸易和投资全球化、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新经验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基本背景 (一)为了遵循全球经济贸易游戏规制提前谋划设计 目前,美国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在贸易领域方面正积极与主要合作国家通过签订贸易协议,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其用意在于主导并制定全球贸易标准和规制,同时也悄然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中国并不在这两个自由贸易区内,假如不及时做出战略调整,中国将面临严峻的贸易考验,甚至被驱逐出全球贸易体系;在参加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过程中,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多外来的限制和压力,中国国际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削弱。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目标就是要先行先试,逐步积累参加国际多边和区域合作的经验,根据国际新的贸易标准规制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