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勘察技术浅析建筑工程勘察技术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勘察中存在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勘察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进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了更新换代,岩土工程技术不管从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按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成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一份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满足相应法律规范的基础上,不仅要真实客观地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地下水、岩土性质和不良地质现象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该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提供合理可信的岩土工程参数和建议。《岩土工程勘察法律规范》(GB50021―2001)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法律规范》(GB50007―2025)已实施多年,将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技术问题加以归纳、分析,并提出对策,便于提高勘察技术水平,保证勘察成果质量。 1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高速进展,众多基础建设项目和现代化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各种公共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回异,其平面和立面变化大,给结构和勘察专业带来诸多的新课题,采纳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1 界面划分问题:主要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1.2 地质形态问题:主要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1.3 岩土参数问题:主要是那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其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1.4 综合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