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仔细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改革进展纲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思想与观念,加速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起着重大作用。对于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与水平,培育出符合“四个面对”要求的合格人才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一个人能否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进展,成为一名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学校教育教学均起着决定性作用。下面简要谈一谈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转变老师观念 首先,必须要求老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从若干年前延续至今的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主获得信息、学习新知识,从而形成能力。第二,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学习外地经验,请专家科学指导,充分发挥本地本校信息技术高手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广阔老师素养,特别是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加强课件研制,改变只有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多年反复用的陈旧观念及作法。第三,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与方法,着重在教学结构,即老师、学生、教材、媒体手段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的讨论实验上下功夫,讨论信息技术在每个要素上的功能和作用,讨论整个教学结构中信息技术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效益。这样才能触动老师灵魂,推动老师改变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逐步提高自己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能力、素养与水平。 二、培育学生技能 培育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教育信息化绝不仅是老师自身的事情,在要求老师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必须使学习者也具有适应教学和学习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水平,会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各种学习活动。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按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加强信息技术基础理论教学,加强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教学,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使学生会录入文字,会上网搜集查找相关学习资料与信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沟通、互相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过程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突出了学生主体性与参加性。 三、加强硬件建设 虽然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要求已提出十余年,但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仍处于不均衡状态,农村村级小学没有计算机室,有的只有一台计算机能上网,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因此,加强信息化基础设备设施环境建设仍是加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