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墩盖梁钢抱箍施工技术浅谈桥墩盖梁钢抱箍施工技术 摘要:近年来,桥梁的下部结构均向简单的桩柱体系方向进展,桩与柱间或柱与柱间以系梁联结(或不设系梁),墩顶以盖梁或帽梁联结,随着以桥代路情况的不断增加以及桥梁宽度不断加大,对盖梁施工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先简单介绍了桥墩盖梁施工的几种支撑方法,接着以钢抱箍施工为例进行介绍,阐述了抱箍法的设计思想、原理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 关键词:桥墩盖梁;钢抱箍;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因为地形条件的限制,墩柱比较高,通常采纳悬空支撑法进行盖梁的现浇施工,抱箍支撑法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方法常用于墩身较高、地基状况差、地面交通不能中断的桥梁工程施工中。由于盖梁的全部施工荷载均由抱箍承受,所以抱箍与混凝土柱摩擦力是否能承受以上荷载,是确定抱箍能否安全使用的关键,必须经试验确定后方可使用。 桥墩盖梁施工的几种支撑方法 1.1 横穿钢棒法 盖梁立柱上一般都有与桥梁中线垂直的横向盖梁,起横向支撑桥梁的作用,在墩柱内浇注混凝土前,在墩柱内采纳 PVC 管或钢管预留孔,模板在拆除后,在孔中穿入钢棒,套上钢板盒,放置钢板垫片,再用螺帽拧紧,这种支撑方法的优点是支架、模板及整个盖梁的重量通过工字钢传至墩柱,由墩柱承受,传力途径简单明确,不存在支架下沉的问题,缺点是在墩柱内预留孔,其处理不但费工费时还很难令人满意。这种方法常被用于墩柱较高或墩柱较低但地基处理较困难的盖梁施工,特别是山区的盖梁施工中。 1.2 预埋钢板法 在墩柱中预埋钢板,拆模后在预埋钢板上焊接钢支撑,由它来承受支架、模板、整个盖梁的重量及各种施工荷载。这种方法的优点与横穿钢棒法一样,缺点是预埋钢板要消耗大量钢材,不实惠;钢支撑的焊接工作量大,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也高,盖梁施工完成后还需对墩柱外观进行细部处理,不但费工费时而且难保证质量。 1.3 支架法 支架法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法,支架可以使用万能杆件或者钢管支架进行搭设,桥墩盖梁施工中所有的临时设施和盖梁重量都是由支架承受的,直接传递给地面。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支架形式和高度可以自由变化;不用在墩柱上设置预埋件,不影响外观。缺点是支架法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对不符合标准的地基进行处理。 1.4 抱箍法 在墩柱上的适当部位安装抱箍并让它与墩柱夹紧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来支撑盖梁、模板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