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认知消费者行为 5 学时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了解消费、消费者、消费品、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基本含义。了解消费者行为学产生和进展的过程。掌握消费者行为学讨论的对象、内容和具体方法2、能力目标:能够简单地分析消费者行为。能制定合理、可行的消费者行为调查计划。培育学生学习消费者行为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3、道德目标通过学习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育学生自理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消费支出。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消费者心理的相关概念。学习消费者心理分析的意义。三、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华为:以消费者为中心小中见大真正将服务落地并不容易 华为的案例告诉我们,品牌经济时代,市场决定了企业的进展道路,企业所有的关注焦点都指向了消费者。企业是否能够把握消费者购买心理非常重要。消费者是市场中真正的上帝,而“上帝”的心理并不是那么容易揣测的。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常常隐含在消费者的内心深处,需要我们运用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方法挖掘出来。模块一 消费者行为的几个基本概念 1 学时一、消费市场学中的消费是指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来说,消费包括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消费需求的方式和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有关因素。个人消费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不可缺少的条件。本教材所讨论的消费是指个人消费。二、消费者 所谓消费者,狭义上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用品(包括服务)的个人、居民户,同时也包括企业、学校、政府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广义上是指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有参加消费活动的个人或集团,泛指消费活动中的所有人。在现实生活中,同一消费品的提倡者、决策者、购买者和使用者可能是同一个人,也可能是不同的人。1、消费者角色的概念消费者角色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角色。角色是指与某一特别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代表着一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一个人的角色反映了他的社会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2、消费者角色的种类消费者角色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消费的提倡者、决策者、影响者、购买者和使用者。(1)提倡者,即本人有消费需要或消费意愿的人;或者认为其他人有消费必要或其他人进行了某种消费之后可以达到其所希望的消费效果,因此提倡其他人进行这种形式消费的人。(2)决策者,即有权单独决策或在消费活动中拥有与其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