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素材秦始皇长城的地理位置 秦始皇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延绵万余里。与春秋战国时赵、燕、秦的北部长城相比,它不仅向东西两侧延伸,而且也向北扩展了不少。它的东端辽东是指辽河以东的广大地区,据文献记载,秦始皇长城一直延伸至现朝鲜境内平壤大同江北岸。秦始皇长城大体可分为东、中、西三段。它的大致走向是: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黄河到河套,从高阙(内蒙狼山西)起利用赵国长城,沿阴山经河套地区,包括九原、云中、雁门、代郡。往东接燕国长城。沿燕山山脉北支,包括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五郡。再往东延伸到辽东。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长城大部分均是明代长城,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种种原因,秦始皇长城仅存少量遗迹。与明代长城相比,秦始皇长城的位置在明长城的北边,其东段较明长城向北推移五、六百里左右。二者是不会重合的。 蒙恬 秦代名将。秦统一六国后,奉秦始皇之命,率兵三十万人击败匈奴贵族,收复河南地(今河套南部地区),并以河为塞,临河筑四十四县,迁国内罪人去居住。他还负责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并修建自九原抵云阳,全长一千八百里的直道,对防止匈奴侵扰作出重要贡献。胡亥即帝位后,听信赵高谗言,迫使蒙恬服毒自杀。 汉长城 汉朝代秦而立,因经常受到北方匈奴侵扰,从汉文帝汉景帝始,就继续修缮长城。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从公元前 121 年起前后不到十年,便建成了两千多里的河西长城与秦长城相加,汉长城最西至盐泽,全长一万多公里,是修建长城最多最长的封建王朝。汉代修筑的墙体虽仍多为夯土堆筑或石块垒砌,但比前代高而厚。汉武帝改进了长城的结构,有的地方不筑长墙,根据险要地形,修筑列城、城障,用烽火相连。长城沿线附属设施增多,关城、坞堡、障城、亭燧遍布长城沿线,形成完备严密的梯次型军事指挥系统。武帝以后,昭帝、宣帝还把屯田制度与长城的防御结合起来,成为长城沿线驻军和边民最重要的后勤保障。汉代长城已不仅仅是阻挡异族进攻之障碍,它被赋予一个新的使命,成为维护丝绸之路安全的守卫者。 关城 长城沿线地形险要处的通路叫关或关口,关口上建筑的与长城墙体相连的城垣便是关城。关城平面随关口地形和防御需要建置,平地上的关城多为方形,山地上的关城,随山形建置,如古北口的关城跨于两山之间,而山海关、嘉峪关的关城则为方形。关城一般设有二至四个门,作为长城沿线的重要通道。关城是长城防御体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