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 素材西欧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封建政治制度王权与教权西欧封建制度的酝酿:罗马帝国时期已经萌生封建制因素隶农制和日耳曼人的氏族制因素催生出西欧封建制度。封建等级制产生:部分原先的罗马贵族与法兰克征服者上层,在西欧封建制度产生过程中日益合流,共同构成了法兰克王国的封建统治阶级。496 年以后,基督教会也成为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法兰克王国立国之初(496 年以后),基督教会就已得到官方承认,并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6 世纪下半叶,西欧封建制度产生 8 世纪上半叶采邑改革后,西欧封建制度的巩固: 庄园经济::(特征)以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为基本特征。农奴是人身不自由的独立生产者,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社会构成)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典型庄园的耕地大致包括三部分: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份地。由于生产力低下,庄园最初普遍采用劳役地租,农奴与领主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因而非常明显。 封建等级制巩固——采邑制改革:(内容)8 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作用)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改革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巩固了封建等级制),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巩固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影响)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8 世纪时,教会仍受王权控制。双方互相利用,互为依存。(典型)加洛林王朝的建立:丕平献土 查理帝国时期王权与教权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典型)查理加冕称帝,体现了“君权神授”的古老原则,教权和王权各有所得。 9 世纪经院哲学初兴于11 世纪前后,西欧封建制度基本确立。 从 11 世纪开始,由于教会权势的膨胀和世俗权力的软弱涣散,一度携手的王权和教权冲突时起。 (典型)这一矛盾在德意志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卡诺莎觐见其后教权不断增强11 世纪开始,西欧封建制度的异化: 城市的复兴:(城市复兴的过程)中世纪初期,西欧罗马时代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了,经济上与农村相差无几。从 11 世纪开始,(根本动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一些手工业者和商人出于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