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映射一、【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理解映射的对应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元素之间的对应必须满足“一对一或多对一”;2、映射由三个部分组成:集合 A,集合 B 及对应法则 f,称为映射的三要素;3、会利用映射的定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出示,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从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阅读材料,自学教材 22 页内容,回答问题(映射) 材料:给出以下对应关系如右:<1>这三个对应关系有什么共同特点?<2>像材料中的对应我们称为映射,请你结合教材给出映射的定义;映射定义中的“都有唯一”是什么意思?函数与映射有什么关系?<3>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映射的例子吗?结论:<1>① 都有三部分组成:A、B、f;②集合 A、B 均为非空集合;③集合 A 中的元素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2>一般地,设 A、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 f,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 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 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 f:A→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映射.记作“f:A→B”;“都有唯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的意思,即是一对一或多对一;函数是特殊的映射,映射是函数的推广.【教学效果】:通过举例学习,学生能分辨出哪一些是映射,哪一些不是映射,达到了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讲解的时候举反例是必要的.三、【魅力精讲 举一反三】四、【跟踪训练 展我风采】1 、自学教材第 22 页例 7 ,然后完成练习一 练习一:<1>你能理解例 7 中的解题思路吗?试述之; <2>图 (1),(2),(3),(4)用箭头所标明的 A 中元素与 B 中元素的对应法则,是不是映射?2 、根据今天所学知识,然后完成练习二 练习二:设 f:A→B 是 A 到 B 的映射,其中 A→B={(x,y)|x,y∈R},f:(x,y)→(x-y,x+y),求:(1)A 中元素(-1,2)在 B 中对应的元素;(2)在 A 中什么元素与 B 中元素(-1,2)对应?【教学效果】:学生们都能顺利的完成练习一,练习二需老师讲解.五、【学以致用 能力提升】 1、必做题: 2、选做题: 六、【提炼精华 我有所得】这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映射.映射在高考中的要求不是很高,了解定义,理解函数是特殊的映射即可.学习完之后要达到能分辨出哪些是映射,哪些不是映射.哪些是函数,哪些不是函数.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