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探究与讨论电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探究与讨论 摘要:针对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是各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和投资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反映工程建设的实际造价,已经是我们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的课题。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应在项目决策阶段就要对各种影响因素搞好调研,合理确定电力工程建设规模和成本,从决策阶段开始,对设计、实施各个阶段严格管理,从而有效控制电力工程造价。本文的观点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电力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1、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分别编制估算或概(预)算,按设计阶段确定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明确工程造价使用的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以及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就造价管理使用的定额而言,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补充定额等,由于行业和地方定额分属两个主管部门管理,其管理要求和掌握尺度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对某些条款的解释或理解有分歧,致使定额使用单位执行困难,有关主管部门难以仲裁。 2、计价方式落后,不适应建筑市场经济的进展与变化。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所采纳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式仍然是以定额计价模式为主。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量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定额很难达到同步更新。时间上的滞后性和内容的呆板常常会造成在使用定额时处于进退两难、十分尴尬的境地。另外我国现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工程预算定额消耗量和有关费用是根据社会平均水平编制的,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造价基本上属于定额编制年度社会平均价格。这种平均价格可作为市场竞争的参考价格,但不能充分反映项目建设年度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参加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耗和技术管理水平。而目前我国电力工程造价主管部门的管理内容仅停留在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和结算审查上,还只是按国家、地方、行业的规定审查考核定额、计算工程量等,无法按市场经济模式对工程造价进行监督管理。 二、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几个因素分析 1、项目的建设规模。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