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奇的恐龙世界老师工作总结走进神奇的恐龙世界老师工作总结 一、课题的产生: 上学期末,我们觅小的师生们一起领略了常州著名的新型旅游景点——中华恐龙园的神奇风采。回来后,大家都感到意犹未尽,似乎还遨游在恐龙世界里。课余时间,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讨论了许多有关恐龙的问题:恐龙到底有多少种,各有哪些特点?除了霸王龙还有哪些肉食恐龙?食草恐龙有什么特点?最大的、最小的、最强的、最弱的分别是什么恐龙?恐龙生活在什么年代?那时候的气候,生存环境怎样?现在地球上还有没有恐龙?谁最早发现了恐龙化石?接着就这些问题又展开了争论,提出了种种猜想。看到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我因势利导:“恐龙对于大家来说,神奇而又陌生,它的英文名字叫做 dinosaur,拉丁文的意思是‘恐怖的大蜥蜴’,而只有中国和日本这两个极富想象力和制造力的民族才称它为‘恐龙’,从而使它披上了一层龙的神奇面纱。假如你们想真正了解恐龙,就让我们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图书室,登入互联网,用我们的双手和大脑来揭开恐龙之谜。”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主观需要,所以老师要特别注意激发,培育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开展各项活动。 二、课题的实施: 1、自愿组合,制定方案。主题确立了,我们又设计了开放性的问卷,创设问题情景,由每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自己最想讨论的主题,以及讨论主题的一些方式方法。姓名:爱好:特长: 1、你想要讨论什么主题? 2、你打算如何讨论这个主题? 3、你想自己独立讨论还是与其他同学合作讨论这一主题? 经过调查,最终生成了这个主题下的五个子课题: ⑴ 恐龙的种类及其特点; ⑵ 恐龙灭绝之谜; ⑶ 恐龙探寻足迹; ⑷ 恐龙之最; ⑸ 恐龙化石大观。子课题生成了,同学们都赞成合作讨论,那就要组成讨论小组了。很快,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成讨论小组。各组同学兴奋不已,因为他们可以和自己有同一讨论目标的小伙伴沟通合作了。得选个组长做“领头羊”呀!于是,表现积极,有责任感,能力强的同学被推选为组长,带领组员们充分沟通,讨论初步制定活动方案:小队名称子课题名称小队成员讨论方法分工情况指导老师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学生感觉到了民主的气息,他们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