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废料栽培鸡腿菇技术鸡腿菇是一种食药兼用,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珍稀食用菌,在全国各地已广泛栽培。为了使以棉籽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的废料(污染料)再利用和我县鸡腿菇生产得到更好进展,我们根据本县实际,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探究出一套利用食用菌废弃料栽培鸡腿菇的生产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报道如下:原料准备 将出过菇的平菇(金针菇、草菇)等食用菌废弃菌料,脱袋并将袋料打碎,晒干后以备用。季节安排 栽培鸡腿菇季节安排应避开高温干燥的大伏天,以春、秋两季栽培为好。春栽出菇期应安排在 3―5 月,春栽必须掌握一个原则:菌丝只有满袋后才能安全越夏。秋季出菇期一般安排在 9―11 月份。根据出菇时的温度,一般采纳倒推算的方法,确定制菌袋时间,一般发菌时间 40 天左右。品种选择 鸡腿菇可分为丛生种和单生种。单生种个体肥大,单菇重30―150g,但产量略低,丛生菇个体较小,单菇重 10―20g,总产量较单生种高,目前我们重点推广丛生种。栽培方式及场所 鸡腿菇栽培方式多种多样,但以熟料袋栽,脱袋覆土,品质好,产量高且稳定,无风险。采纳蔬菜大棚栽培,上覆盖 1 层薄膜,再覆 2 层遮阳膜或 1 层草包。培育料配制 栽培过金针菇、平菇等食用菌的废料和污染料都是栽培鸡腿菇的理想培育料,以这些为主料,配适当的辅料进行栽培,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而且也降低了成本。以下几个配方可供参考,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1、棉子壳 25%,平菇废料 60%,麸皮 10%,玉米粉 3%,糖 0.1%,石膏 1%,石灰2%;2、棉籽壳 20%,草菇废料 57%,麸皮 10%,米糠 10%,石膏 1%,石灰 2%;3、棉子壳 20%,金针菇废料 56%,麸皮 5%,米糠 15%,石灰 3%,石膏 1%。菌袋制作:任选其中配方,称料、拌匀,石灰兑成石灰水拌料,含水量掌握在60―70%,然后装袋。装袋有手工和机器两种方式,袋的规格一般为17×33―38×0.04cm,装袋料高度约 15cm,湿重 800g 左右,袋口套上套环加棉塞或折袋口、扎绳均可。装料要松紧适当,太松,菌丝易老化,含水量不足,影响出菇和产量,太紧,菌袋内缺氧,发菌慢。装袋后应当天灭菌,常压灭菌,待温度达到 100℃后,再维持 8―10 小时,闷 4 小时后方可出锅。灭过菌的料袋要放在经过消毒的室内冷却。冷却后接种在接种箱内或接种室内接种,要根据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发菌管理 接完菌种后袋料要轻拿轻放,放在室内发菌,培育室温度最好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