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综合实训创新模式的讨论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综合实训创新模式的讨论 摘 要: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育的是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该专业应该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提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综合实训的创新模式,对该综合实训创新模式进行探讨和讨论,通过该创新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实操能力;实训教学;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13-0288-02 一、讨论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育高素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培育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培育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人才培育更具有时代特征,职业能力的培育尤为关键[1]。目前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实训教学已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突破传统模式,运用创新思维,探究新的实训模式是完善专业实训功能、提高专业实训效果的必由之路[2]。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在其培育的过程中,突出了专业能力的培育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构建基于实操能力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综合实训模式来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坚实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基础。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目前已有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育方案,为更好地打造适应岗位需求的高技能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理论保障和讨论依据[3]。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单项技能掌握到各项技能的综合应用,既是量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从被动使用到主动应用的质变过程。这一转变能否顺利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综合实训课程的设计水平和运行质量等。因此,要提升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必须改革当前的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体系,结合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和核心课程的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模式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是培育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综合实训现存的问题及不足 (一)理论与实训联系不够紧密 传统的理论教学往往只讲解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性知识,缺少比较有针对性的、有用的教学应用系统,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完全了解国际贸易的操作流程,导致缺乏对国际贸易知识的深刻理解。而在实践教学方面,目前国内各职业类院校普遍存在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