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毒支原体感染一、疾病概述;鸡毒支原体感染在鸡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气管炎、气囊炎等,所以曾经一度名之为慢性呼吸道病。在火鸡除去气囊炎外主要造成传染性窦炎。这种感染是世界性分布的,因内也很普遍。鸡毒支原体具有一般支原体形态特征,格兰氏染色阴性,发酵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不从尿素取得能源,对毛地黄皂苷敏感,还原四氮唑,吸附鸡红细胞,溶解绵羊红细胞,不形成膜与斑。鸡毒支原体具有缓慢运动的能力,此种能力可能与其一种特别超微结构有关系,即在细胞的一端间或在两端有小泡状物,支原体以此小泡接触 于真核细胞,运动时顺小泡方向移动。鸡毒支原体对环境抵抗力低弱。在水内立即死亡。在 20 度的鸡粪内可生存1――3 天。在卵黄内 37 度时生存 18 周,在 45 度中经 12―14h 死亡。液体培育在 4度中不超过 1 个月,在-30 度中可保存 1―2 年,在-60 度中存活时间更长。二、流行特点;鸡毒支原体感染流行于全世界鸡场中。根据血清学调查,感染率平均在79%―80%间。影响到鸡毒支原体感染流行的因素,除去支原体本身的致病性以外,鸡的年龄显然也是一个因子,鸡对支原体感染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强。并发感染对鸡毒支原体感染有相当大的影响,即使是致病力不强的鸡毒支原体隐性感染,也常会因接种新城疫疫苗或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而暴发临诊的支原体病。环境因素也起着影响鸡毒支原体感染流行的重要作用。鸡群拥挤加剧了病原的传播,同时拥挤是一种应激,减低了鸡的抵抗力。鸡舍污浊、粪便集蓄,空气中氨的含量增高刺激呼吸粘膜,方便了支原体的发育。营养不足会导致支原体疾病的发生,支原体的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其是直接接触的方式,是感染禽呼出的带有支原体的小滴经呼吸道传染给同舍内笼的鸡或火鸡。另一种方式是经卵传播病原经过感染鸡的卵传染给下一代,这种方式可能更为重要。在一些地区,尤其是进展中的国家,常常使用普通鸡蛋给鸡胚培育制造禽用活疫苗,经卵传播的支原体在鸡胚中发育污染了疫苗,经过疫苗接种传染给被接种传染给被接种鸡,这种污染的疫苗在传染的作用上不可忽视。三、临床症状: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道症状,表现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和鼻炎。鼻炎尤其常见于火鸡,患禽一侧或双侧眶下窦发炎、肿胀,严重时眼睛张不开。常用鼻涕塞堵塞鼻孔,有时鼻孔被粘液混合物堵满,病禽频频摇头急于甩掉,有时用翅膀指擦鼻液致使却上涂着鼻液变污。常出现轻度结膜炎,眼上有清性分泌物,但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