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我国系统别慢性病治疗费用的预测目的:为了应对未来慢性病费用可能大幅上涨的趋势,揭示未来不同系统别的慢性病治疗费用可能的变化情况,使慢性病费用增长的调节和控制更加精确,本讨论从全社会对慢性病治疗服务资金投入的角度,讨论了在当前慢性病防控力度下,人口、患病率、服务利用率、次均费用等因素可能导致的慢性病治疗费用增长情况,为我国慢性病治疗费用预测提供方法学的探讨。通过用清楚的数据展示出慢性病未来可能的经济危害,让慢性病防控相关方认识到慢性病防控的紧迫性,慢性病筹资策略优化的必要性。费用预测的结果可以为中期和长期慢性病防控预算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当前和未来的疾病防控策略中优先慢性病确定提供数据支持。通过阐明推动慢性病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可以提示决策部门尽可能把握主要的推动因素,及时调整慢性病防控策略。方法:本讨论采纳基于组份模型(component-based model)测算慢性病治疗费用。以 2025 年为预测基年,分别预测出 2025 年的总人口数、2025 年慢性病患病率、2025 年慢性病患者门诊(或住院)服务利用率、2025 年次均门诊(或住院)治疗费用,再将这几项相乘得到 2025 年慢性病门诊(或住院)治疗费用。采纳 LMDI 因素分解法,将引起慢性病总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分解为人口因素、患病率因素、服务利用率因素和次均费用因素。结果:2025 年我国人口数为 137750.63 万人,相对于 2025 年增长了 2.82%,2025 年慢性病患病人数增加至47585.30 万人,年龄标准化总的慢性病患病率增长为 345.45%o,增加了 0.87 倍。2025 年慢性病总治疗费用为 60732.77 亿元,比 2025 年增加了 49967.7 亿元,即增长了 4.64 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8.89%;门诊治疗费用增加了 4.13 倍;住院治疗费用增加了 5.09 倍。2025-2025 年间,各系统别慢性病中,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的治疗总费用增长比例较高,分别增加了 14.46倍、12.26 倍、和 6.79 倍;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先天异常、恶性肿瘤的增长比例在平均水平之上,分别增加了 5.34 倍、5.21 倍、4.36 倍和4.33 倍:呼吸系统疾病的增长比例最小,仅增加了 1.07 倍。2025-2025 年间,人口规模、慢性病患病率、人口结构、服务利用率和次均费用五个因素在慢性病治疗总费用增量中贡献的比重各年不同。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和次均治疗费用上涨一直是慢性病费用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服务利用率因素对费用增长的贡献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