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野外露头资料的层序地层分析一、实验目的:依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深化认识准层序和准层序组的沉积特征,确定准层序的垂向叠置样式,识别首次海泛面、最大海泛面和层序边界,描述不同体系域类型和海平面升降变化特征,撰写实验报告。二、露头资料地质背景:露头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天山牧场祁家沟,地质层位为石炭系上统,主体沉积为敏感反映沉积水体和沉积水动力变化的不同类型碳酸盐岩以及部分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为碳酸盐台地和碳酸盐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三、实验结果因为准层序反映水体向上变浅、沉积物粒度向上变粗的特征,自下而上共划分了 18 个准层序。根据沉积相分析,下切谷之下为Ⅰ型层序的底界面 SB1。其上相变为台地边缘相,反映水体逐渐变深,故下切谷和第一个台地边缘相之上为首次海泛面 FFS,首次海泛面与Ⅰ型层序底界面之间为 LST,准层序组为进积型。水体继续加深,发育前缘斜坡相,继而又变为台地边缘相,说明水体开始变浅,故前缘斜坡相与其上的台地边缘相之间为最大海泛面 MFS,且发育了一层凝缩层,首次海泛面与最大海泛面之间为 TST,准层序组为退积型。自最大海泛面之上,沉积相类型在台地边缘相和滩边缘相之间变化,反映海平面保持不变并开始缓慢下降,准层序组类型为加积。最上方的泥晶灰岩段,显示水体再次变深,所以,泥晶灰岩段之下应为层序的顶界面 SB2,其下至最大海泛面之间为 HST,其上开始新的层序。因此,在沉积物供给等条件稳定不变的情况下,海平面自 LST 开始上升,在第一个台地边缘相顶部开始初次海泛,随后海平面继续上升,在前缘斜坡相顶部达到最大海泛,继而海平面保持稳定并开始缓慢下降,在泥晶灰岩段下方下降到本层序的最低点,其后又开始新一期海平面升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