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鬼城”而造城不为“鬼城”而造城 假如城镇化急于求成,片面追求城镇化率,用政策导向指挥棒鼓舞各地提高城镇化率,地方政府崇拜城镇化率像崇拜 GDP 一样,那一定会带来巨大风险和挑战。 2025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 53.7%,城镇常驻人口达到 7.3 亿。过去 20 年,中国处于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当然这个过程还未结束,中国城镇化的峰值估计在 70%~75%。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目标,到 2025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 60%,2030 年将达到 66%左右。这意味着从现在起到 2025 年,中国要新增城镇人口约 1.26 亿人,到 2030 年新增城镇人口 3 亿人。到 2030 年,中国将有 10 亿人住在城市,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中等收入阶层。这在世界城镇化历史上是一件大事。 21 世纪影响世界的大事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动,中国将需要进口多少粮食?需要进口多少石油?需要进口多少芯片?中国目前进口石油、大豆花了1200~1300 亿美元,中国 IT 产业高级芯片 80%靠进口,进口芯片花的外汇比进口大豆和石油还要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蒂格利茨断言,21 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个是美国高科技产业进展,另一个是中国的城镇化,可以说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是史无前例的。 现在已经达成共识――城镇化可以制造巨大内需,可以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人口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城市集中可以产生集聚效益,提高生产率。经济活动在城市集聚有利于新思想传播,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能单独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只有通过城镇化转移农民,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但是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城镇化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我在非洲、拉美和亚洲一些国家考察,这些国家认为城镇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有些国家因为城镇化,城市出现大量贫民窟,失业率居高不下,人们集中到城市后,对城市的管理和稳定提出新挑战。假如城镇化急于求成,片面追求城镇化率,用这个政策导向的指挥棒鼓舞各地提高城镇化率,地方政府崇拜城镇化率像崇拜 GDP 一样,那一定会带来巨大风险和挑战。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新型城镇化的表述是: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国务院进展讨论中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