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设备方案选择1)主要设备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1) 拟选的设备,应符合政府部门或者专门机构发布的技术标准要求。 (2) 主要设备方案应与选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投产后生产或者使用的要求。 (3) 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能力相互配套。设备的配套性是指相关联设备之间数量、各种技术指标和参数的吻合程度。 (4) 设备质量可靠、性能成熟,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稳定。设备的可靠程度,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无故障地发挥规定功能的概率。 (5) 在保证设备性能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厂即设备满足工艺对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投资少,营运成本低而经济效益好。2)主要设备选择内容(1)根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分析提出所需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2)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制造企业的调查和初步询价,分析提出项目所需主要设备的来源与投资方案。(3)拟引进国外设备的项目,应提出设备供应方式,如合作设计合作制造、合作设计国内制造,以及引进单机或者成套引进等。(4)选用超大、超重、超高设备时,应提出相应的运输和安装的技术措施方案。技术改造项目利用或者改造原有设备的,应提出利用或者改造原有设备方案。3)主要设备方案比选在调查讨论国内外设备制造、供应以及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对拟选的主要设备作多方案比选,提出推举方案。 (1)比选内容主要比选各设备方案对建设规模的满足程度,对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要求的保证程度,设备使用寿命,物料消耗指标,备品备件保证程度,安装试车技术服务,以及所需设备投资等。1、拟选设备的生产能力配置评估从理论上讲,各工序、工段设备额定生产能力应等于投资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即各工序、工段设备在相同时间全负荷生产,前道工序的产出量刚好等于后道工序的投人量。但在实际上,这种理想的生产能力配置是很难达到的,其主要原因是,拟建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以项目的主要设备的额定生产能力为依据,并结合项目的生产规模加以分析确定,其他工序的设备则按设计生产能力的要求配置。因此,工艺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设备生产能力配置必定产生差异,在评估时,要分析核定各工序确定的设备台(套)是否合理,比例是否恰当,以避开各工序之间设备额定生产能力相差太太。核定设备配置比例的方法是:首先,根据项目的设计能力和有关的设备资料,核定单台(套)设备的年生产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单台(套)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