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亚临界生物萃取技术及应用1、亚临界萃取技术简介以亚临界状态的溶剂萃取生物原料中的有用成份,是近 25 年进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工艺方法,经过 25 年的不断完善,目前已应用到植物油、植物色素、植物精油、生物碱、中药材等几十种植物原料的非极性和弱极性成份提取生产中,目前国内 1t/d~100t/d 亚临界萃取生产线已建成 70 多条,每年的总加工量逾二十万吨。用于科研的 5L~100L 小型亚临界萃取装置已有 30 余套,在亚临界萃取方面开展讨论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有近 40 家。1990 年祁鲲的发明专利《液化石油气浸出油脂工艺》(专利号:90108660.6)代表了这项技术的诞生。最早应用的亚临界溶剂为丁烷和丙烷(液化石油气的主成分),随后,二甲醚、四氟乙烷等溶剂被先后应用或试验,由于这些溶剂的极性有一定的差别,在应用中各有其适用范围。亚临界萃取溶剂的定义:溶剂在高于其沸点但低于临界温度的温度区间内,在一定压力下以液态存在的状态,我们定义为溶剂的亚临界状态。这也是气体的液化状态。在此状态下利用其相似相溶的物理性质,用做生物成份萃取的溶剂为亚临界萃取溶剂 ,其萃取工艺称为亚临界萃取工艺。我们开发讨论的几种适合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沸点都低于我们周围的环境温度,一般沸点在 0℃以下,20℃时的液化压力在 0.8MPa 以下(表压)。亚临界萃取的工艺原理:在一定压力下,以液化的亚临界溶剂对物料进行逆流萃取,萃取液(液相)中溶剂经蒸发工序,使溶剂气化与萃取出的目标成份分离,得到产品;被萃取过的物料蒸发出其中吸附的溶剂,得到另一产品(固相)。气化的溶剂被液化后循环使用。整个萃取过程可以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下进行 ,所以不会对物料中的热敏性成份造成损害,这是亚临界萃取工艺的最大优点。溶剂从物料中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气化潜热) ,所以,蒸发脱溶时要向物料中补充热量。溶剂气体被压缩液化时 ,会放出热量(液化潜热),工艺中大部分热量可以通过气化与液化溶剂的热交换达到节能的目的,理论计算证明,经过充分热交换,萃取液的溶剂蒸发所需的能量(压缩机能量)只有以蒸汽为能源蒸发常规溶剂的 1/11。例如:正丁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其沸点为 -0.5℃,在 25℃时的绝对压力为 0.27MPa,50℃时的绝对压力为 0.53MPa,在此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正丁烷被液化为液体,以它做为溶剂在压力容器中即可对各种脂溶性成份进行萃取。截止目前,我们以丙烷、丁烷或其混合物为溶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