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该走自焚绝路他不该走自焚绝路 正当《劳动法》实施五周年之际,本刊收到一封来自湖北咸宁一名女工的求救信,信中称她丈夫王怡安因一起劳动纠纷不服法院判决,且申诉无门而自焚于法院门口…… 2000 年 1 月 12 日,记者冒严寒赶赴事发地。 起因 王怡安原是湖北省咸宁市起重电机厂的一名木模工。1995 年 6月王怡安因违反计划生育而受到厂里下岗处理,为了生计他南下深圳打工。1996 年 4 月的一天,王怡安接到妻子的一封信,信中说:"现在新厂长上任了,出台了《关于产品开发方向及其奖惩的有关规定》的新文件,强调了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除给予经济奖励外,还要在职称评聘、住房分配、子女就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厂里与你一批下岗去外地打工的职工,都先后回厂上班了。我去找过厂长,他也答应你回来上班。"王怡安兴奋地将妻子的信读了好几遍,这天晚上他失眠了……想到了将与家人团聚,想到了将有发挥自身特长的用武之地,他起身下床,连夜为厂里的技术革新撰写了一篇《关于改进模型工艺的建议》稿,此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该厂在制模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并诚恳地向厂领导表示:"每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我认为假如能得到领导的信任,使我有用武之地,这就是我人生中莫大的幸福……假如我改革成功,希望厂里能兑现承诺;假如不出成果,我不要工资,也不要求厂里安排工作。"不久,王怡安带着这份对未来的向往风尘仆仆地回到湖北咸宁家中,全家团聚格外兴奋。 次日,王怡安信心十足地将这份《建议》稿交给了起重电机厂,受到厂长的重视。厂里经过讨论同意了王怡安的《建议》,并在人力与物力上给予了他大力支持。 1996 年 5 月 6 日,王怡安又重新操起了他的老本行,他感受了一种重新拥有的幸福。为了赶时间,他常常废寝忘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顾不上在医院里患肺炎的孩子,一心扑在革新中。整整一个月里,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王怡安最终获得了成功。他改革了起重电机后盖的"母模"和"子模"两项产品,可使原材料成本降低 20%~30%,节能降耗 40~80 万元。厂工艺科在写给厂部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建议将新模型投入铸造车间试用;建议批准发给王怡安制模劳动酬劳或者专项奖励,以鼓舞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同年 8 月 23 日,试用王怡安产品的铸造车间,也给厂长呈上了《对王怡安改制 13kw 后盖铝模鉴定汇报》,报告中对王怡安的革新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