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框架下的我国零售业的合作渠道关系供应链框架下的我国零售业的合作渠道关系 【摘 要】零售企业已经成为供应链的核心,目前中国零售业的供应链管理存在观念落后、物流效率低下、支撑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零售企业应尽快转变观念、实施物流一体化运作、加强协作和信任。 【关键词】零售业;沃尔玛 一、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曾对国内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供应链管理观念落后。所调查的零售企业中,89.6%的企业不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80.6%的企业根本没有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而不到 20%具有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企业而言,他们所理解的供应链管理部门即物流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和运输等,而不具有统一协调整个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能力。在部门设置上,虽然零售业按品类由某一团队统一负责该品类的采购、仓储、销售,将给管理效率带来极大的提高,但是 93.8%的零售企业依旧根据职能来设定部门。(2)与供应商的伙伴关系尚未建立。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对供货商的供货准时情况反映良好,44.8%的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时间在一至两年,供应链结构趋于稳定,但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尚未建立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甚至处于利益对立状况。零售企业在零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销售毛利率趋于下降的情况下,不断地向供应商压价,把供应商的让利作为公司利润来源之一。时下,家乐福虽为国外零售巨头,但其与康师傅的“断货、提价”之争就是此种矛盾激化的鲜亮写照。家乐福把供应商讨论得非常透彻,尤其是众多的国内供应商。迄今为止,能够与国际性 KA 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关系的制造商,实在少之又少,在这场“猫和老鼠”的游戏中,国内制造商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3)物流系统重叠、效率低下。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为了在与外部打交道中不至于陷入被动,都尽量完善自己的物流系统,这就导致两者的设备在某种程度上形成重复。85.1%的零售企业以及 65.2%的制造业企业自备运输工具,94.0%的零售企业以及 97.2%的制造业企业自备仓库。各企业内部都进行相对高效的物流管理,而整个供应链的物流建设重复且低效。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规划和库存管理,但由于数据采集自动化问题并未解决,从而影响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73.1%的零售企业反映其产品有缺货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