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的实践与讨论》结题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两年运用网络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的讨论,采纳问卷调查法、文献讨论法、行动讨论法、个案讨论法、经验总结法,讨论总结出了利用网络资源能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观察能力、搜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修改习作的能力与评价能力。总结出了应用网络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模式:创景激趣—审题---沟通好词妙段---佳作引路---赏析与比较—动手作文---创新修改。总结出修改作文的方法。学生能分类整理素材。老师信息技术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查找、搜集、下载网络资源也更熟练。关键词:网络资源;提高 ;农村小学生 ;习作水平正文:一、 引言(一)课题的提出1.社会背景:纵观我国近二十多年来的小学习作教学改革,广阔小学语文老师和讨论人员,为了寻找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的途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究,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流派,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很多不适应于农村小学。据调查,当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是:老师命题,学生苦于“无米下锅”,这种做法使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综合性强,决定了作文训练的难度大。老师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质量如何,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养这对认知能力比较弱的小学生来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较城市学生信息储存更少的农村小学生来说,就更有一定的难度了。2. 教改背景:《语文新课程标准 》指出: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育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舞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可是长期以来,老师害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困扰着我们。学生的作文被一种“八股”式的“套子”污染了,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弥漫了孩子的笔端。原本应该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变成了令人厌恶、恐惧的难事和苦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改革在呼唤生命的回归。探究优化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找到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进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3.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动,农村小学生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