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对本公司在建筑施工活动、过程和服务中危害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评价,以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卫生体系的保持并达到有效运行。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在建筑施工活动、过程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必须施加影响的危险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3. 职责3.1 质量安全保证部负责制定、修改本程序,识别公司总部的危险因素,并负责全公司危害辨识、危险评价的确认、汇总、核定,编制公司《OHS 危害辩识与危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确定重大危险因素。3.2 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所属范围内的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将新增加的危害因素通过《OHS 危害辩识与危险评价调查表》的形式报公司质量安全保证部。3.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公司的重大危险因素。4. 工作程序4.1 准备4.1.1 质量安全保证部负责组织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工作。4.1.2 项目经理部参照公司《OHS 危害辩识与危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开展本项目危害辨识、评价工作。4.2 步骤a)选择活动、过程和服务。b)进行危害辩识,识别活动、过程和服务中的危险因素。c)进行危险因素的定性和定量评价。d)确定重大危险因素。4.3 选择活动、过程和服务a)施工工艺与安全技术管理b)施工作业人员操作活动c)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防护d)设备设施安装(支搭)、运行、维护与拆除e)有毒有害原材料存放与使用f )易燃易爆容器存放、使用及明火管理4.4 识别活动、过程和服务中的危险因素4.4.1 公司范围内的危险因素存在于以下几个环节:1)管理:工程技术、操作规程、人员技能培训、教育过程控制。2)人员素养:人员意识、操作规程、经验。3)环境条件: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与条件。4)料具与资源4.4.2 危害辨识方法本公司主要实行以下几种方法1)询问与沟通2)现场观察3)查询有关记录4)猎取外部信息5)安全检查表法4.5 危险评价4.5.1 危险评价方法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评价采纳直接推断法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相结合,评价时要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危险,通过定量的评价方法分析危害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的大小。定量评价主要实行作业条件危险打分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主要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三个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评价公式:D=L*E*C注:D——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