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可穿戴设备:三五年后见分晓

可穿戴设备:三五年后见分晓_第1页
1/3
可穿戴设备:三五年后见分晓_第2页
2/3
可穿戴设备:三五年后见分晓_第3页
3/3
可穿戴设备:三五年后见分晓可穿戴设备:三五年后见分晓 “我的母亲本身有高血压方面的问题。我希望有这么一个技术,能够让我在异地也了解母亲的身体状况。”康康血压仪创始人刘菁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走进了可穿戴设备领域。 在这场新的科技革命中,刘菁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如今,不仅是新兴的创业公司,还有国内外不少科技巨头,都在纷纷抢滩可穿戴设备市场。 不论是三星智能手表 Gear、谷歌智能眼镜 Google Glass,还是美国市场销量第一的智能手环 Jawbone Up,每一个新型可穿戴产品的出现都能在市场上引起不小的反响。然而,不少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依旧持观望态度,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发烧友。面对这样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创业者们似乎都有自己的想法。 正方: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个主角 当智能手机将人们需要的外界信息成功集中在这个小小的掌上设备里之后,开发者们又在探究如何将人体有关的数据传递出去。 可穿戴设备就是这样一个载体:Google Glass 可以记录下人们看到的一切;Nike+运动鞋可以记录人们到过的地方;咕咚手环不仅可以监测运动量,还可以利用配套的软件平台与朋友分享;康康血压仪可以让身在远方的子女随时监测父母的身体状况。采集到的这些数据经过云端处理后,能让人们的生活轨迹变得有迹可循,将人们的感知数字化。 “用户要的是可穿戴设备,而不是可穿戴手机,邮箱、拍照等功能就不是穿戴设备应该去解决的问题;可穿戴设备最直接的作用是把人体数据化,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反馈。”易到用车 CEO 周航这样定位可穿戴设备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主要集中在娱乐、运动、健康等领域。Google Glass 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期待“不掏出手机”可以带来什么样的方便与乐趣。就运动领域而言,不单 Nike、Fitbit 等运动健康品牌在致力于开发运动检测仪器,苹果、三星等科技巨头也在试水这一战场,纷纷研发智能手环与手表。健康监测类的可穿戴设备人气也很高,创业者们并未满足于如何让设备记录并传递数据,解读数据并给出医疗建议的配套服务也在进一步进展中。此外,主打家庭市场、注重儿童和老人安全领域的产品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讨论报告》显示,2025 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到 6.1 亿元,估计到 2025 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 100 亿元,达到 114.9 亿元。市场讨论公司 Juniper Research 也预测,2025 年全球将售出 7000 万台可联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可穿戴设备:三五年后见分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