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商务英语写作论文通过探讨认知图式同化论与商务英语学习的关联,提出要为学习者建立相应的语言认知图式, 或激活他们已有的语言图式,以此进行新旧知识的衔接、包容、交替、重组、整合,完成新旧意义的同化,进而不断促进有效的商务活动的言语交际。【关键词】认知图式; 同化论; 商务英语 一、认知图式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就提出了“认知图式”(schemata)或“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s)这一理论。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根据一定的阶段顺序形式,进展成为对事物结构的认知,形成一种结构,使人在认识新事物时把新事物同化于已有的认识结构,或者改组扩大原有的认识结构,把新事物包括进去,人就是这样来认识、理解周围环境的。”皮亚杰认为语言能力的习得过程同时又是向周围环境学习并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四种机制在起作用,其中一个重要机制即为认知图式,它是人们向环境学习的结果(桂诗春,1985)。现代认知心理学又将图式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客体的图式,另一类是关于事件的图式或做事的图式。前者如人们关于餐馆、超市、图书馆等方面的图式;后者如人们进餐馆吃饭、到超市购物、上图书馆借书的图式。现在又有学者用计算机术语来解析认知图式,如:“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的时候,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及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收、解码、重组到贮存。”(刘绍龙,1995)换言之,它是指在人的记忆中有一个囊括一个人全部知识的储存库,当遇到新情况时,它就会从中选择出有关信息并用以确定新情况的意义。比如我们的记忆“图式”中有关于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一系列信息:上影院、购票、进场、观看电影、退场等等。每当听到有关谈论时,我们会自然利用所有这些知识去确定和预测将要听到的话语的意义。但是假如人的记忆图式中没有这些信息,那么在理解中就会遇到困难。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学流派,曾是认知科学的开创力量。认知语言学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一度风靡整个语言学界,至今仍是一支劲旅。认知语言学家发现,人们在阅读时需要将阅读内容与已知概念(过去的经历和背影知识)等联系起来才能达到理解。卡雷尔(Carrell)认为,语言能力实际上也是一个人总的背景知识的一部分。他们把阅读者已有的这些背景知识称为图式(schemata)。哈德森(Hudson)通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