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论文围术期外科感染二级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专 业预防医学班 级2025 级学生姓名车荣飞学 号指导老师2025 年 10 月 25 日围术期外科感染【摘要】围手术期处理是指手术前后一定时间内针对患者为承受手术及麻醉而实行的一系列处理措施。外科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外科感染的一般定义是指需要用手术方法治疗的感染性疾病以及在创伤或手术后发生的感染并发症。一般的感染途径:外源性感染,隐性感染,一般的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本论文讨论基于阅读大量最新的围术期外科感染进展,对最新的资料论文进行筛选总结,得出此篇关于围术期外科感染最新进展的综述。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目 录1 引言2 围术期外科感染 2.1 基本定义 2.2 围术期外科感染基本分类 2.2.1 切口的分类 2.2.2 部位感染分类 2.3 围术期外科感染危险因素 2.4 围术期外科感染预防措施1 引言 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手术切口感染有器官感染,表面切口感染和深部切口感染等,据统计学表明,外科切口感染一般在整个医院感染中排行前几名,约占外科医院感染 35%左右,切口愈合良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外科医师们和众多学者们急需解决的问题。2 围术期外科感染2.1 基本定义围手术期:围手术期处理是指手术前后一定时间内针对患者为承受手术及麻醉而实行的一系列处理措施。它包括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外科感染:外科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 外科感染的一般定义是指需要用手术方法治疗的感染性疾病以及在创伤或手术后发生的感染并发症。感染途径:外源性感染,隐性感染 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2.2 围术期外科感染基本分类2.2.1 切口的分类(1)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2)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3)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4)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2.2.2 部位感染分类(1)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 30 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2.从切口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