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现状及进展方式与途径国内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现状及进展方式与途径 【摘 要】本文基于国际合作办学之背景,就高职院校中合作办学的现状及进展方式与途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现状;进展方式;进展途径 一、国内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兴起于上世纪末,至今培育了大量各专业的技术型人才,目前在校生已经占据我国大学生总数的半壁江山,但是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与国外知名技术类学院存在巨大差距。社会传统观念认为高职教育的人才与统招本科人才不是一个层次,办学体制不如传统本科大学正规。所以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与国外学院或大学联合办学,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资源和教育理念,培育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为院校面对国际、学生面对世界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内高职院校与国外学校联合办学,培育大专学生或者是专升本。在专科制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中教育方式非常灵活,其中包括:1+2 模式(国内一年学习,国内专科学历;国外两年学习国外专科学历)、2+1 模式(国内两年学习,国内专科学历;国外一年学习,国外专科学历)、3+0(可获国内与国外专科学历,但三年全部在国内学习)以及专升本,基本是 3+2 模式(国内三年专科学习,专科学历;国外两年本科学习,本科学历)。学习方式的选择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种是专业证书教育,国内高职院校与国外学校联合培育学生,取得专业证书。学生通过学习国外专业课程经过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国际认可的技能合格培训证书,比如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的德国焊接工程师培训证书等等,为社会培育了一大批专业人才。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种类已经形成了多种选择,国内高职院校与国外学校之间从老师培训、学生沟通、课程认证等多方面开展合作,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技术资格认证证书等,提高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水平。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还处于进展阶段,尤其是最近几年,合作办学遭遇了学校招生难、学生出国难、合作办学主体不明确,管理混乱,国外院校竞相争夺生源基地,合作办学泛滥等多重问题,未来办学的进展方式和进展途径仍需进行讨论,以期进一步打破进展的瓶颈和制约,建立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完善教育体制。 二、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进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