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事故的防范与处理 1- 灰土、砂、砂石和三合土地基工程常见质量事故与防范、处理 一、松散不密实(一)事故现象 灰浆碎砖三合土松散、有孔散、夯击效果不佳。(二)原因分析 1、碎砖粒径大小悬殊,夹有杂物垃圾; 2、灰浆不净、浓度不够或浆水离析; 3、分层铺设厚度不按法律规范规定,超过所用夯实机具的有效影响深度。(三)预防措施 1、材料要求 碎砖粒径尖为 2-6 厘米,不能夹有杂物;砂或粘性土(沙泥)中不得有草根、贝壳等有机杂物;生石灰块应消化成熟石灰膏。三合土的配合比为石灰膏:砂或沙泥(粘性土):碎砖,一般成分用 1:2:4 或 1:3:6(体积比)。2、下料前,对基坑(槽)做好清底验槽工作;3、拌和后的灰浆碎砖三合土,第一层虚铺 22 厘米,以后每层虚铺 20 厘米,每层均分别夯打至 15 厘米。铺设前应在槽壁标出每层标高;4、夯打前,将铺好的三合土用四齿耙拉平;5、夯打时如发现三合土太干,应补浇灰浆,并随浇随打。 二、表面不平整(一)事故现象表层疏松、不平整,影响下一工序施工。(二)原因分析1、拌合不均匀,浇浆不足;2、未作最后一遍整平夯实工作。(三)预防措施1、最后一遍夯打,必须注意标高水平,宜用浓浆拌和三合土,夯打密实;2、待表层灰浆略为收干后,铺上薄层砂子或煤屑,最后整平夯实;3、刚打完的三合土,如因雨水冲刷或积水过多,表面灰浆被冲去,可在排除积水后,重新浇浆夯实。 2-重锤夯实地基工程常见质量事故与防范、处理重锤夯实地基的质量缺陷,主要有两种:一是"橡皮土",前面章节已有论述;二是夯击不密实,这主要是因为土质的含水量不当或不稳定,夯击能量不足,土的虚铺厚度过大等。因此,应严格控制土质的含水量,使其在土质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锤重和底面积的关系应符合锤重在底面积上的单位静压力为 15~20kpa;每层土虚铺厚度,以相当于锤底的直径为宜;最后,夯击时宜先按一夯换一夯的顺序进行,在一次循环中同一夯位应连夯二下,下一个循环的夯拉应与前一循环的夯位错开半个锤底直径,夯击遍数应按试夯确定的最少遍数增加 1-2 遍。冬季施工时,为了保证地基在不冻的状态下进行夯击,一般可实行以下措施:(1)逐段开挖,逐段夯实,互相紧密衔接;(2)开挖时适当增加预留土层厚度,临夯前挖除增土层;(3)临夯前,如坑槽已冻结,有条件时,可实行地表加热解冻措施;(4)必须在坑槽内加水时,宜用盐水,其浓度可按夯击期间的最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