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五类药物 别忘监测血药浓度 所谓血药浓度,是指药物吸收后在血浆内的总浓度。通常,当血药浓度处于一定范围(有效浓度)时,药物的作用强度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当血药浓度超过有效浓度时,药物的作用强度不再增加,不良反应则会出现。为防止药物在体内浓度过高而产生各种不良反应,服用下列类药物者,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一、 地高辛 地高辛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疾病的有效药物,使用者多为老年人。由于该药物的治疗指数窄(有效浓度和中毒浓度接近)、用药个体差异大,故较易发生药物中毒或剂量不足情况。同时,地高辛又是一种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且常常会出现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现象。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必须对地高辛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及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地高辛。 通常,初次服用地高辛的患者应在服药 7 天后(某次服药之前)抽血测定血药浓度。若药量合适,可继续用药。下次监测的时间为调整用药后的 7 天左右。一般情况下,地高辛的有效浓度范围为 0.5~2.0 纳克/毫升。超过 2.0 纳克/毫升,可能会出现洋地黄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视物模糊、头晕、头痛、心律失常等。低于 0.5 纳克/毫升,则可能会导致疗效不佳。 二、茶碱 茶碱有平喘作用,是治疗慢阻肺、慢性哮喘,以及心源性哮喘的重要药物。由于其治疗安全范围小、个体差异大(给予固定的剂量,个体之间的血浆药物浓度差距较大),故常需监测其血药浓度。 茶碱的有效浓度范围为 5~20 毫克/升。低于 5 毫克/升,容易导致疗效不佳;高于 20毫克/升,则会导致恶心、呕吐、心律失常、晕厥,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茶碱的血药浓度测定时间应选择在:①口服茶碱 3 天后(下次早晨服药前)或静脉输入负荷量前;②用药后 1~2 小时;③用药后 24 小时;④危重患者用药期间应每 12 小时测定 1 次,具体的测定时间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确定。 三、甲氨蝶呤(MTX) 甲氨蝶呤是治疗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等恶性肿瘤的药物,由于其疗效、毒性与使用剂量密切相关,且个体差异较大,故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通常,使用甲氨蝶呤后 12 小时、24 小时和 48 小时,应分别采血进行监测。目前,甲氨蝶呤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最佳治疗浓度范围。由于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大于 10 微摩/升、持续超过 48 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常不可逆。因此,通常建议将其血药浓度控制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