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页数制/修订日期制/修订人制/修订内容概要A052025.10.06赖长明新版发行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核准/日期1.0目的为了使全公司所有物料得到有效的标识,以确保过程的可追溯性;降低质量风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产品实现过程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半成品、在制品及成品的全过程标识和追溯。3.0职责3.1 品质部:负责原材料及成品的标识及可追溯性管理。3.2 生产部:负责对生产全过程的产品标识及检验状态标识实施严格管理,若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追溯时,生产部参加追溯工作的进行和评审;3.3 PMC 部:负责仓储物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管理。3.4 工程部:产品质量跟踪活动的控制,发生需要追溯时,组织并协调追溯工作的进行和评审;并监督检查各执行部门的实施4.0定义4.1可追溯性:当发生顾客投诉或退货,或在公司内部发现存有异常时,能依据适当的标识、记录、实物,查找到引发异常的根源,这样的过程称为可追溯性;4.2生产性物料:指构成产品本身的物料,分为生产性原料和生产性辅料;4.3非生产性物料:除生产性物料之外的所有物品,包括办公用品、设备零配件等。4.4状态标识:加工状态和品质状态4.4.1红色标签:表示报废品(包括一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其它物料);4.4.2绿色标签:表示合格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4.4.3黄色标签:表示不良品,包括采购来料特采,各种情形的不良品降级使用,不良品分解回用,不良品待维修(原材料,半成品,成品)。4.5身份标识:图号、名称、版本号、零件编号、材质、数量、批号等的标识5.0程序5.1 原料仓标识控制5.1.1仓管员根据“送货单”进行收货,并在外包装上,用标贴的方法进行码堆标识,在检验中的原材料不贴标识或写上“待检”字样,根据原料检验报告,分别使用“合格”、“限制使用”、“不合格”标识贴在外包装上;备料区的零头原料,可直接在所盛放的容器贴上“合格”标识及原材料编号,并根据不同物资进行分开码堆存放;5.1.2标识时应注明原料编号、产地、合格或到货日期、若该原料具有有效期限的,则需注明,并标明检验和试验状态;5.1.3当原料被领入生产时,送料人员应在所领用的每板原料上用笔注明产品编号、生产批号、原料名称、数量、送料日期等;5.1.4对顾客提供的物资,应标明顾客名称/ 合同号等。5.2 成品仓标识控制a)成品包装入仓后在尾数未有结果前应贴上“待检中”标识,待尾数合格后由品管部通知产品合格,成品仓则摘除“待检中”标识;b)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