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宝宝的 18 个糊涂之举妈咪都想把宝贝喂得聪慧又结实,但有时却不一定知道自己做得不恰当,结果是事与愿违。以下十八种做法,就是妈咪常常发生的糊涂之举: 糊涂之举 1:吃鸡蛋多多益善 有家长以为,鸡蛋富有宝贝生长发育最需要的高蛋白,所以给宝贝吃再多鸡蛋都不怕。 明智之举:以 6 个月前的宝宝为例,他们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鸡蛋中的白蛋白经过肠壁直接进入到血液中,刺激体内产生抗体,引发湿疹、过敏性肠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不良反应。另外,过多吃鸡蛋会增加消化道负担,使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引起血氨升高,同时加重肾负担,容易引起蛋白质中毒综合征,发生腹部胀闷、四肢无力等不适。营养专家认为,1 岁至 1 岁半的宝贝最好只吃蛋黄,每天不能超过 1 个;1 岁半至 2 岁的宝宝隔日吃 1 个整鸡蛋,待 2 岁以后才可每天吃 1 个整鸡蛋。 糊涂之举 2:多吃鱼松营养好 也有家长认为,鱼松营养丰富,口味又很适合宝贝,应该多多给宝贝吃。 明智之举:讨论表明,鱼松中的氟化物含量非常高。宝贝假如每天吃 10~20 克鱼松,就会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 8~16 毫克。加之从饮水和其他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每天摄入量可能达到 20 毫克左右。然而,人体每天摄入氟的安全值只有 3 至 4。5 毫克。假如超过了这个安全范围,氟化物就会在体内蓄积,时间一久可能会导致氟中毒,严重影响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发育。平常可把鱼松作为一种调味品给宝贝吃一些,但不要作为一种营养品长期大量给宝宝食用。 糊涂之举 3:多吃肝脏补维 有父母觉得,动物肝很有营养,又含有很多维生素 A,给宝贝吃得越多越好。 明智之举:讨论表明,肝脏具有通透性高的特点,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质都会进入到肝脏,因此动物肝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要比肌肉中多出好几倍。除此之外,动物肝中还含有特别的结合蛋白质,与毒物的亲和力较高,能够把血液中已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夺过来,使它们长期储存在肝细胞里,对健康有很大影响。其实,动物肝只吃上很少的量,就可获得大量的维生素 A 并储存于肝脏。一般来讲,未满 1 岁的宝贝每天需要 1300 国际单位的维生素 A,1~5 岁每天需要 1500 国际单位,相当于每天吃动物肝时吃 12 至 15 克左右。 糊涂之举 4:鸡汤比鸡肉有营养 更有父母认为,给宝贝吃鸡时,要多喝汤少吃肉,鸡汤的营养比鸡肉好。 明智之举:营养学家指出,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鸡汤虽然味道十分鲜美,但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