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基础的制造方法沉井基础的制造? 就沉井的使用材料分,有木沉井,砖、石沉井,混凝土沉井,钢筋混凝土沉井和钢沉井等。木沉井用木材较多,现很少采纳。砖、石沉井过去多用于中小桥梁。现在常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沉井,或底节为钢筋混凝土,上节为混凝土的沉井。钢沉井多用于大型工程浮运的沉井。沉井的井壁可作成竖直形、台阶形或斜坡形。斜坡形虽可减少周围的摩阻力,但下沉过程中容易倾斜;台阶形便于加高井壁。沉井的内部可根据需要作隔墙,划分成几个取土井,但取土井必须对称设置,以利均衡挖土或纠正偏斜;取土井尺寸,须能容纳机械挖土斗自由上下。如中国九江长江大桥采纳圆沉井,直径 20 米,内设 9 个井孔,中孔直径 5.5 米,8 个边孔直径 3.8 米;日本本(州)四(国)联络桥的南北备赞濑户桥 7A 号墩沉井,桥轴方向长 75 米,横跨方向 59米,高 55 米,中间设纵横向隔墙,是当前世界大型沉井之一。 陆地下沉井均采纳就地制造。在浅水中下沉井需先作围堰,填土筑岛出水面,再就地制造。在深水处下沉井,一般均采纳在岸边陆地制造,浮运就位下沉。 就地制造沉井,井壁多为实体,自重较大,而刃脚部分面积小,重心较高,为使其在制造过程中不致因地面下沉引起沉井开裂或倾倒,过去多在地面整平后,先铺垫木,以增加承压面积,再立模板制造沉井。下沉前需边抽垫木,边以砂将刃脚处填实,然后再挖土下沉。现今则用砂土夯实作成刃脚土模,表面抹层水泥,在土模内制造刃脚部分既节约木料,又简化施工工艺。如中国枝城长江桥引桥桥墩基础的沉井刃脚部分,就是用此法灌筑的。 浮运的沉井,在陆地先做底节,以减轻重量,在浮运到位后再接筑上部。为增加沉井的浮力便于浮运,常实行以下三种方法:①在钢沉井内加装气筒,浮运到位后,在沉井内部空间填充混凝土并接高沉井,为控制吃水深度,可在气筒内充压缩空气,待沉入河底预定位置后,再除去气筒顶盖,挖泥(或吸泥)下沉。此法用钢量大,制造安装都较复杂,宜用于深水大型沉井。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湾桥,第一次采纳此法,该桥最大的沉井为 60×28 米,内装 55 个直径 4.5 米的气筒。 中国在南京长江桥也曾使用 18.26×22.42 米、底节高11.65 米的钢沉井,内有 20 个直径 3.2 米的气筒,浮运就位后,以钢筋混凝土将沉井接高至 55 米,中间隔墙全部用预制件。②将沉井做成双壁式使能自浮,到位后在壁内灌水或灌筑混凝土下沉。这种沉井可用钢、木或钢筋混凝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