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1、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即发生回升现象在第二次观测中即发现曲线上升,至第三次后,曲线又逐渐下降。发生此种现象,一般都是由于初测精度不高,而使观测成果存在较大误差所引起的。此时,应将第一次观测的成果作废,而采纳第二次观测的成果作为首测成果。2、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发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水准基点或沉降观测点被碰所致,如水准基点被压低,或沉降观测点被撬高,此时,应认真检查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外形有无损伤。假如众多沉降观测点出现此种现象,则水准基点被压低的可能性很大,此时可改用其他水准点作为水准基点来继续观测,并再埋设新水准点,以保证水准点个数不少于三个;假如只有一个沉降观测点出现此种现象,则多半是该点被撬高,假如观测点被撬后已活动,则需另行埋设新点,若点位尚牢固,则可继续使用,对于该点的沉降计算,则应进行合理处理。3、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产生此种现象一般是由于水准基点下沉所致。此时,应根据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来推断出最稳定的水准点,以此作为新水准基点,将原来下沉的水准基点废除。另外,埋在裙楼上的沉降观测点,由于受主楼的影响,有可能会出现属于正常的渐渐回升现象。4 曲线的波浪起伏现象曲线在后期呈现微小波浪起伏现象,其原因是测量误差所造成的。曲线在前期波浪起伏之所以不突出,是因为下沉量大于测量误差之故;但到后期,由于建筑物下沉极微或已接近稳定,因此在曲线上就出现测量误差比较突出的现象。此时,可将波浪曲线改成为水平线,并适当地延长观测的间隔时间。5、曲线中断现象由于沉降观测点开始是埋设在柱基础面上进行观测,在柱基础二次灌浆时没有埋设新点并进行观测;或者由于观测点被碰毁,后来设置之观测点绝对标高不一致,而使曲线中断.为了将中断曲线连接起来,可根据处理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现象的办法,估求出未作观测期间的沉降量;并将新设置的沉降点不计其绝对标高,而取沉降量,一并加在旧沉降点的累计沉降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