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忠恕思想在工程监理协调工作中的应用体会浅谈儒家忠恕思想在工程监理协调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思想指导行动,而文化又指导人的思想,儒家文化忠恕思想的现代价值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结合工程管理实践,道出了儒家文化忠恕思想在监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 儒家文化;忠恕思想;监理协调沟通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 A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两千年的主流文化,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随着要求回归传统文化的提出,其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忠恕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现代价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忠恕思想本身所具有的现代精神文化价值 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作为主流文化受到人们的尊重,它为人们人际关系的处理、人们的道德修养,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道德标准,而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忠恕思想,也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标准,其对于维护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何为忠恕呢?儒家忠恕思想源于《论语.里仁》篇。原文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翻译成白话文是: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学说思想,忠恕两字罢了。”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忠从积极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己欲立而立人,给予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成功,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成功,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同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 忠恕之道体现平等精神。平等是价值意义上的平等,它的前提是个体差异性的实现。“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实则是人为自己的价值高于他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用自己的价值选择来塑造人,塑造物,这就抹杀了人我、物我存在的个体差异。儒家讲忠恕,都在强调对“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