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桩基采纳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为 800~1400mm,主要以 1000mm 为主,桩端持力层为⑤-3 层中风化凝灰岩。二、地质情况:根据临安市规划勘测有限公司提供的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基土结构及分布自上而下分别为:①-1 杂填土灰、灰黄、灰黑色,稍湿——饱和,松散——稍密。由碎石、卵砾石、粘性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组成,不同部位成分差异较大。主要分布于场地东端和西端,层厚 0.00-2.10m。①-2 耕土灰、黄灰、灰黑色,湿——饱和,松软。含大量植物根系、腐殖质等,在沟塘处为淤泥。本层分布广,仅周边局部缺失,层厚0.00-1.10m。②-1 粉质粘土灰黄、黄褐、黄灰色,很湿——饱和,可塑——硬塑。可见铁锰质斑,粘性一般,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滑。含高岭土,下部含少量砾、砂,偶见卵石。本层全场分布,层厚 0.40-3.80m。②-2 粉质粘土混圆砾灰黄、黄褐色,很湿——饱和,可塑——硬塑。可见铁锰质斑,含高岭土,含卵砾石 10-40%不等,以砾为主,少量砂,卵石粒径4cm 以下为主。本层局部分布,层厚 0.00-1.40m。③ 粉质粘土灰褐、深灰色,饱和,可塑——硬塑。含铁锰质斑,少量有机质,局部含少量中粗砂。本层仅场地中间地带局部分布,层厚0.00-0.80m。④ 卵石灰黄色、黄褐色,局部灰色,湿——饱和,中密——密实,卵石含量≥50%,粒径 20-200mm 不等,充填物主要为砂砾和粘性土,局部含漂石,粒径可达 500mm,卵漂石成分以熔结凝灰岩为主,磨圆度好,分选性差。质不均,局部有砂砾石或粘性土薄夹层。本层全场分布,控制层厚 1.80-5.70m。⑤-1 全风化凝灰质砂岩灰绿、灰、棕红色,可塑——硬塑。原岩已风化成砂土状,结构构造基本破坏,下部局部夹有强风化碎块。本层仅局部分布,控制最大层厚 3.20m。⑤-2 强风化凝灰质砂岩灰、灰绿、黄绿、深灰、紫、棕红色,稍硬。原岩风化强烈,矿物成份显著变化,结构构造较清楚。岩芯成碎块状,局部短柱状,干钻碎块夹砂土状,碎块可折断。本层岩性不一,局部为凝灰质砂砾岩、凝灰质泥岩、泥质灰岩、钙质页岩、粉砂岩等。全场分布,控制最大层厚 6.00m。⑤-3 中风化凝灰质砂岩灰、灰绿、黄绿、深灰、紫、棕红色,硬。砂质工业区泥质结构,中薄层状构造。属软岩——极软岩,岩体较完整——较破裂,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IV-V 级。岩芯以短柱状、碎块状为主,易击碎。本层岩性不一,局部为凝灰质砂砾岩、凝灰质泥岩、泥质灰岩、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