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概述1.我国最新物流概念:中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的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的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 ” (GB/T18354-2025)2.物流的分类—宏观与微观(1)宏观物流: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带有总体性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的特点是纵观性和全局性。(2)微观物流: 指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3.从物流活动地域范围的角度划分:4.从物流作业执行者的的角度(1)企业物流: 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2)第三方物流5.从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角度(1)供应物流– 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2)生产物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3)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的时候,物品在供方与需方的实体流动。(4)回收物流– 不合格的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的实体流动。(5)废弃物物流—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等。分送到专门的处理场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后两者属于逆向物流。6.物流观念学说:商物分流说、第三利润源泉说7.物流活动的产业角度第一产业物流:农业物流第二产业物流:制造业物流、建筑业物流第三产业物流:流通业物流8.物流与流通的关系二.运输1.效益背反理论: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定会存在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主要包括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和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这个理论强调了物流成本的整体概念,要求整个物流系统化,调整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物流总成本最小。(配送与库存:减少物流网络中仓库的数目并减少库存,必定会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而增加运输的次数)2.物流的活动要素:运输、储存、流通加工、信息管理、配送、包装和装御搬运3.运输的概念:运输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路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来实现人员与物品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4.运输的功能:产品转移、储存5.物流运输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运输过程所需的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和运输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