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视角下股权制衡的特征与企业绩效讨论生命周期视角下股权制衡的特征与企业绩效讨论 摘要:本文采纳实证讨论方法,分析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长时期,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的持股份额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股权制衡数量与企业绩效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成熟时期,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份额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数量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关键词:股权制衡 企业绩效 企业生命周期 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原有的非流通股份经过限售期后开始具有流通性,“一股独大”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中小投资者开始重视自我权力的保护,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开始显现,很难从股权集中和股权分散之间找到平衡点。股权结构的“最优”,是在集中与分散之间权衡后的结果。股权的集中将鼓舞大股东的监督活动,但是过度的集中将导致风险分担不足和市场流动性,股权制衡的理念因此逐渐受到关注。徐莉莉等(2025)指出,股权制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股东共同享有企业的控制权,他们通过内部博弈和牵制,最终形成大股东之间相互制约的权力模式。它能够帮助解决两种委托代理问题:可以通过制衡削弱经理层权力的过度滥用,还可以维护其他小股东利益。 企业绩效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本文讨论制衡的股权结构下企业经营绩效随股权份额变动如何变化,同时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纳入讨论范围,从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来考虑股权结构应如何安排,才能有助于企业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股权结构,提高企业绩效。 一、理论分析和讨论假设 企业进展会经历生命周期过程已经得到理论与实证讨论的认同与确证,对于生命周期的划分,本文借鉴现金流组合方法。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投资支出较大,需要大量的筹资给予支持,企业实行扩张的策略,因此成长期的投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筹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已收回部分投资,开始大量归还借款并采纳现金股利为主的股利政策,企业生产经营达到最佳状态。因此投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筹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同时,仅凭一个年度的现金流量尚不足以揭示所有问题,应从较长期间的周期来考虑,应使用三个完整年度的财务状况来推断。若三年的投资现金流量净额之和为负,筹资现金流量净额之和为正,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和为负,则认为处于成长期;若三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之和为正,筹资活动现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