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水库特别地质条件下坝基的防渗处理 【摘 要】 盐津×××水库为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地质条件较为特别,总体看岩体中细微裂隙较发育,且呈陡倾角网络状,并具有一定的连通性,在施工过程中,一部分孔段水泥浆液可灌性较差,易失水回浓,坝基深槽段局部范围内涌水较为普遍,部分孔段浆液注入量较大。从工程质量及施工成本考虑,针对易发生失水回浓的孔段用超细粒水泥浆灌注,对吸浆量较大的孔段实行降压限流措施,施工结束后压水检查,坝基的防渗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水库 地质 坝基 防渗 盐津×××水库位于盐津县城西北方向的水田村水田河上游,坝顶高程 814.33m,建基面高程 769.76m,建基面岩体为灰白色白云质砂岩,从质地构造情况看,河床深槽段基础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透水性强,而左右岸岩体内网络状细微裂隙发育,透水性微弱。坝基帷幕灌浆沿坝轴线分上、下游两排,排距 2 米,呈梅花形布置,灌浆孔为竖直孔,孔距1.5m,孔径 60mm。帷幕灌浆采纳“小口径钻孔,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法”灌浆,灌浆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是起灌浆液水灰比的合理确定、易失水回浓孔段灌浆方法的择选和断裂地带钻灌过程的控制。 1.起灌浆液比级的确定 在帷幕灌浆施工过程中,灌浆压力一般由设计提供的公式计算,但灌浆起始水灰比设计一般不明确规定,因此多年来成为施工单位灌浆施工的一个难题,在水泥灌浆施工法律规范中,浆液水灰只提到了 5∶1、3∶1、2∶1、1∶1、0.8∶1、0.6∶1、0.5∶1 等七个比级,并未涉及起灌浆液比级的选定标准。若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灌前岩体透水率较大,用稀浆液起灌,则孔段的吸灌量较大,灌注太多的稀浆不但浪费时间,且稀浆结石强度也较差,这种情况用较浓的浆液起灌,就能较快地达到需要的帷幕效果;当灌前岩体透水率较小时,用较稀的浆液起灌能充填细小裂隙,若用浓浆起灌易堵塞细小裂隙,形不成帷幕。实际施工中,根据灌前压水试验 q 值的大小确定起灌水灰比是比较科学的,q 值与起灌水灰比的关系如下: 当 q<3Lu 时,采纳 5∶1 起灌;当 q=3~10Lu 时,采纳 3∶1 起灌;当 q>10Lu 时,采纳 2∶1 起灌。 2.吸水不吸浆现象的推断与处理 大坝左右岸帷幕灌浆施工过程中,发现部分孔段灌前压水时透水率大于 10Lu,而在灌注水泥浆的过程中岩层几乎不吸浆,当灌浆压力升至 2 倍设计水头的情况下,灌浆单耗依旧较小,但帷幕检查孔压水时这些孔段的浅层透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