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坝基开挖与支护10.1 简述xxxx 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 xx 县 xx 乡 xx 村附近的粗溪中游,距离 xx 县城关约 50km,田螺坪进口距离 xx 县城关约 49km,丰收出口距离 xx 县城关约 17km,莒溪出口距离莆田城关约 30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200km2。枢纽建筑物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岸边式溢流道、xx 至丰收隧洞和丰收至莒溪隧洞等主要建筑物组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 97.5m,坝顶长 381.95m。坝址位于 xx 村下游 1.2km 处,河谷呈“V”型,两岸山体略显不对称。河流流向北西,河床宽 15~28m,河床底高程 149~154m,河边弱风化基岩出露。左岸山体地形较平顺,地表坡度 30°左右。右岸山体受上、下游冲沟切割,地形凌乱,在 220m 高程以上山体较单薄,地形坡度 245m 高程以下 35~40°,245m 以上地形较平缓。正常蓄水位 245m 时,河谷自然宽 300~385m。坝址基岩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二段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燕山晚期钾长花岗岩,两种岩性以石拱桥上游北北东方向为分界,接触面呈高倾角,接触较好。河床发育两条辉绿岩脉,宽 0.2~1.0m,与母岩接触较好。第四系地层主要为坡残积含碎石粘土或粉土,一般厚 1~4m。河床有少量冲洪积砂卵砾石,厚度小于 2m。河流右岸石拱桥下游 100m 以下发育有一级阶地,阶面高出河水面8m。阶地冲洪积堆积呈二元结构,上部为粉细砂粘土厚 4~5m,下部为含卵砾泥质砂土等,厚 5m。趾板沿线地形坡度左岸 18~30°,右岸 25~35°;地表坡残积含碎石粘土层厚左岸 1~2m,右岸 1~3m;河床宽约 20m,河床最低高程约 152m,砂卵石层 0.5~1.0m;左岸 165m 高程以下,右岸170m 高程以下地表弱风化基岩出露。趾板基岩岩性为侏罗系南园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辉绿岩脉 βμ1、βμ2 宽 0.2~1.0m,高倾角与母岩接触良好。左岸建基面 170m 高程以上岩体较完整,为Ⅱ~Ⅲ类岩体;左岸 170m 高程以下,右岸 175m 高程以下及河床中高倾角一组节理很发育,岩体完整性差,但节理多闭合,嵌合力较好及基本不透水,为Ⅲ类岩体;右岸 175m 高程以上,弱风化表层岩体中倾角节理发育,岩体完整性差,局部岩体破裂,岩体主要为Ⅲ类,局部Ⅳ类。本工程施工主要工程量见下表: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坝基、趾板土方开挖m32929652坝基卵石开挖m363283断层带石方槽挖m38204趾板石方开挖m31280065砂浆锚杆制安 φ25,L=5m根52006下游量水堰土方明挖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