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灌浆与排水工程14.1 概况14.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岸边式溢洪道组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 97.5m,坝顶长 381.95m;溢洪道位于左岸,堰顶高程 233m。14.1.2 地质概况坝址基岩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二段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燕山晚期钾长花岗岩,两种岩性以石拱桥上游北北东方向为分界,接触面呈高倾角,接触较好。河床发育两条辉绿岩脉,宽 0.2~1.0m,与母岩接触较好。坝址构造主要表现为断层、节理裂隙,左岸主要以走向 N25~45°W,高倾角一组发育,右岸主要以走向 N10~35°E 倾 NW 中倾角一组发育。左岸节理裂隙规模小,闭合~微张,弱风化岩体较完整。右岸节理裂隙发育,且有卸荷特征,致使右岸岩体风化剧烈,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基岩厚度较大。趾板基岩岩性为侏罗系南园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辉绿岩脉βμ1、βμ2 宽 0.2~1.0m,高倾角与母岩接触良好。左岸建基面170m 高程以上岩体较完整,为Ⅱ~Ⅲ类岩体;左岸 170m 高程以下,右岸 175m 高程以下及河床中高倾角一组节理很发育,岩体完整性差,但节理多闭合,嵌合力较好基本不透水,为Ⅲ类岩体;右岸175m 高程以上,弱风化表层岩体中倾角节理发育,岩体完整性差,局部岩体破裂,岩体主要为Ⅲ类,局部Ⅳ类。砼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基岩为钾长花岗岩,岩石坚硬,岩体较完整~完整,边坡的稳定性较好。溢洪道冲刷坑所处位置,地表弱风化钾长花岗岩出露,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14.1.3 主要施工项目及工程量本标段的灌浆与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大坝、溢洪道及导流洞堵头的帷幕、固结、回填、接触灌浆及排水孔钻孔等工程项目。其主要工程量有:(1)帷幕灌浆:包括大坝防渗帷幕和溢洪道防渗帷幕,其中大坝防渗帷幕 6082m、溢洪道防渗帷幕 535m,共计 6617m。帷幕灌浆分三序施工,最大孔深 32m。(2)固结灌浆:固结灌浆主要包括大坝趾板基础固结灌浆、溢洪道固结灌浆。固结灌浆孔距 3.0m,分二序孔施工。趾板帷幕上游面设一排加强帷幕的深孔固结灌浆孔,孔深 10.0m。(3)回填灌浆:包括导流洞回填灌浆、灌浆洞回填灌浆和探洞回填灌浆。导流洞回填灌浆 260m2,灌浆洞回填灌浆 147m2,探洞回填灌浆 352m2。(4)接缝灌浆:导流洞封堵段接缝灌浆 690m2。(5)排水处理:主要是溢洪道的排水孔钻孔和软式排水管敷设。排水孔钻孔 2418m。具体工程量见表 14.1-1。大坝及溢洪道基础处理工程量表表 14.1-1工程编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