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性质和解方程(1)导学案 吴连英导学内容:教科书第 3~4 页的内容,练习一的 4~6 题导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3、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导学重点: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导学难点: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学案:1.口答:什么是方程?2、下列各题中,那些是代数式?那些是等式?那些是方程?(1)x=0 ( )(2)3x+7 ( )(3)x-7=7-x ( )(4)7+8=15 ( )(5)2x-3y=1 ( )3.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课前同学们也做了充分的预习,今日我们继续学习与等式和方程有关的知识。导学案:一、教学例 3 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20 20+10=20+10 X=50 X+20=50+20 50+a=50+a 50+a-a=50+a-a X+20=70 X+20-20=70-20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全班沟通,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独立完成“练一练”第 1 题 二、教学例 4 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沟通,能解决的就小组内沟通。 全班沟通:例 4 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解决。 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的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课堂检测:1、说明下列各式变形的根据(1)由 x+2=5,得 x=3 ( )(2)由 9x=2,得 ( )2、推断括号内的数是否为方程的解新课标第一网(1)x-2x=7 (-7) ( )(2)x+3=3x-1 (1) ( )(3)x2-4=0 (2,-2) ( )3、解方程:X-35=70 48+x=84 x-50=50X+27=100 x-20=70 3+x=9板书设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X+10=50 解: X+10-10=50-10 X=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