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事故处理制度工程质量管理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包括产品质量、成本质量、产量和竣工期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首先,要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质量、数量和成本的关系,三者有矛盾时,必须首先保证质量,好中求多、求快、求省,始终把保证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其次,要把质量管理贯彻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以工程质量为中心环节,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三. 加强质量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如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情报工作、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工作等,使质量管理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遁。四. 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并充分发挥其指导和监督作用。五. 仔细贯彻国家和上级关于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国家和上级颁发的各项技术标准、施工法律规范和技术规程;组织贯彻保证工程质量的奖惩办法。六. 严格按有关法律规范标准和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工程监督,检验和评定工作。具体内容是:1. 监督检查施工人员按设计图纸、施工验收法律规范操作规程、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必须要有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内容)及其他施工技术文件进行正确施工。2. 监督检查设备、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防止不合格产品用到工程上。3. 对施工中的重要部位和资料进行监督检查,施工中的主要部位是指隐蔽工程,压力试验、上下道工序衔接的重要部位、系统高度、设备试运转、电气绝缘试验、锅炉胀接、压力容器焊接等。4. 实行专业检查和群众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协助基层搞好“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三检制”要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班组质量员的作用,实行对工序严格把关。5. 监督检查分部、分项单位工程的评定工作。七. 根据施工任务的特点,可分别按季、月组织质量大检查,有针对性的检查工程质量中的切实可行的消除通病措施计划。质量通病是影响工程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项目部根据自己的实际,定期分析工程质量动态,预见隐患或不正常因素,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出消除通病的计划,实行有力措施,组织攻关逐项消除,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工程质量水平。八. 参加制订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九. 对重大质量事故要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进行处理,召开事故分析现场会,总结经验教训,并给予教育和必要处分。十. 搞好质量管理试点和经验推广,运用全面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