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分析城市作为人类历史进步的产物,是必定的进展趋势,是人口和社会财宝高度聚集的地区,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省的城市化进程随着及经济建设的快速进展而加快,在人口增加和工程活动加剧的同时,对城市建设与进展的重要基础——环境地质的影响越来越强,孕育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问题,诱发了地下水资源衰减、地下水污染、岩溶塌陷、滑坡、倒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严重制约了我省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进展。 第一节 地下水环境地质问题我省地下水主要含水层是碳酸盐岩含水岩组,其分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 的 70% 以 上 , 地 下 水 资 源 较 为 丰 富 , 其 中 地 下 水 资 源 量 为479.411×108m3/a 。 在 现 有 的 技 术 条 件 下 , 地 下 水 允 许 开 采 量 多 达138.865×108m3/a,已开采利用量仅 25.031×108m3/a,可供有效开发利用的潜力资源余量还有 122.83×108m3/a。一、地下水资源衰减我省地下水的开采利用主要集中于贵阳、遵义等人口密集城镇地区,自 70 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进展,过量开采利用地下水造成局部城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局部地区形成降落漏斗。据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凯里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显示,地下水位表现为以下降为主的特征,在 162 处水点监测中,持续下降的水点有 92处。其中,缓慢下降的水点有 46 处,中速下降的水点有 32 处,急速下降的水点有 17 处。近年来,虽然地方政府实行了强制关闭部分开采井的措施,但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段,区域性降落漏斗仍然在扩大。 (一)地下水位 我省地下水动态属气象成因型,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部份地区为地表水体的侧向和垂直补给。表现出地下水位受降水和开采量的影响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在贵阳市两城区及近郊 228Km2内,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3247.5×104m3/a,地下水实际开采总量为 1452×104m3/a;遵义市两城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4138×104m3/a,实际开采量 1135×104m3/a;安顺城区及近郊现有生产井和天然泉点等地下水开采点 116 处,地下水开采总量 1843×104m3/a;六盘水盆地内共有地下水开采点 12 处,开采总量为 1837×104m3/a;凯里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2930×104m3/a,总开采量1450×104m3/a。我省主要城市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