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装配式建筑内浇外挂体系建造关键技术国内采纳“内浇外挂”体系建造的超高层建筑不多,该体系将施工现场现浇难度较大的围护构件在工厂内预制,然后运至现场外挂安装后节点区与内部竖向主体承重结构构件现浇,有利于外墙防水抗渗,提高施工效率。本文结合超高层建筑对地震荷载和风荷载极为敏感的特点,介绍了超高层装配式建筑“内浇外挂”体系建造的某些关键技术包括预制外挂墙板的水平、竖直节点连接技术、防水构造技术、抗震抗风技术、现场安装精度控制和防碰撞技术以及施工组织管理技术等,为我国在超高层建筑采纳这种体系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 1 引言 房屋建筑采纳建筑工业化方式建造能节约资源,减少劳动力,提高施工质量等,根据专业机构测算,可以降低能耗23%,降低水耗 79%,减低模板消耗 81%,施工场地 20%。因此,推行装配式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必定选择。 目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建造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装配整体式剪力墙,采纳剪力墙墙身整体预制,边缘构件采纳现浇形式; (2)双面叠合剪力墙,采纳剪力墙内侧面和外侧面预制,中间现浇; (3)单面叠合剪力墙,采纳建筑外围剪力墙外侧面预制,内侧现浇; (4)内浇外挂,即主体结构受力构件采纳现浇,非受力构件采纳外挂形式。 前 3 种建造方式适用于一般高层建筑[1],而第 4 种内浇外挂体系由于内部主体结构受力构件采纳现浇,周边围护的非主体结构构件采纳工厂预制运至现场外挂安装就位后在节点区与主体结构构件整体现浇,这种方式没有突破结构设计法律规范限制,可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本文根据香港和内地不同设计习惯和方法,结合超高层建筑对地震荷载和风荷载极为敏感的特点,从超高层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建造过程介绍了“内浇外挂”体系一些关键技术。 2 柔性连接节点技术 超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高度大,水平方向的地震反应和风致影响十分显著,除了竖向荷载,预制外挂墙板将承受相当大的水平地震荷载、风荷载,连接节点设计主要实行了如下技术措施: 在主体结构受力构件与非主体结构受力构件之间选择确定合理传力路径:对于一般外挂构件,其承受的竖向荷载主要通过预制构件顶部的外伸钢筋锚入主体结构受力构件来传递给主体结构,而水平荷载诸如地震荷载、风荷载则通过预制构件两端的钢筋与主体竖向构件现浇形成整体,即采纳“先装法”先施工预制外墙板,后现浇梁、板等受力构件,两端的钢筋连接实行只传递剪力不传递弯...